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尘芥的意思、尘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尘芥的解释

[dust and weed——trifles] 尘土和小草,喻指轻微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指垃圾堆

详细解释

尘土和草芥。比喻轻微不足道。亦指被废弃之物。 前蜀 杜光庭 《本命醮南斗词》:“臣叨荷宠恩,谬司藩部,功无尘芥,过积丘山。” 元 周伯琦 《怀秃脑儿作》诗:“王纲未旒缀,羣生半尘芥。” 鲁迅 《彷徨·祝福》:“这百无聊赖的 祥林嫂 ,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尘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复合词,由“尘”与“芥”两个名词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引申义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指尘土与草芥,泛指细微、低贱或无价值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为“比喻轻微不足道的东西”,强调其渺小与易被忽视的特性。

  2. 引申义

    在文学语境中常引申为:

    • 卑微的存在:如鲁迅《药》中“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他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以“尘芥”隐喻生命的渺小与命运的残酷。
    • 被轻视的群体:如形容底层民众如“尘芥般被践踏”。

二、语源与构词分析

三、文学与文化意象

在古典及近现代文学中,“尘芥”承载以下象征:

  1. 生命短暂: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尘埃喻生命转瞬即逝。
  2. 社会批判:鲁迅《呐喊》多次以“尘芥”暗喻封建制度下民众的卑微处境,强化作品的批判性。
  3. 道家哲学观:呼应“齐物论”思想,消解世俗价值体系中的尊卑界限。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鲁迅.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ISBN 978-7-02-000351-1.
  4.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网络扩展解释

“尘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尘芥”由“尘”(尘土)和“芥”(小草)组成,字面指尘土和草芥,常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被废弃之物。例如元代周伯琦诗句“羣生半尘芥”,即以尘芥形容渺小无足轻重的存在。

二、比喻与引申

  1. 象征微小
    用于强调事物或现象的极低价值,如“功无尘芥,过积丘山”(前蜀杜光庭语),表达功劳微小而过失重大。
  2. 指代垃圾
    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垃圾堆,如鲁迅《彷徨·祝福》中“弃在尘芥堆中”,暗喻被社会遗弃的境遇。

三、文学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尘芥”常营造苍凉或批判的意境。例如:

四、结构特点

该词为并列结构,两字均属“上下结构”,读音为chén jiè(注音:ㄔㄣˊ ㄐㄧㄝˋ)。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现代用例及语言学分析,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斗明争崩分坌起表面活性剂碧氏不中藏行长兵巢夷成幼宸注冲輣抵牾断疑独步天下飞鸟依人棼乱盖子高祖冠各执己见贯玉过氧好运何常祸谋加冕敬惮酒歌酒胡絶力矿源癞须劳动保护沥款六庚骡夫懵然沐雨培敦铅罐前事情甘勤心羣法戎右伤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跚跚食指梳头妮子疏凿太清氅同处铜斤蛙蟆胜负文债乌龙梧鼠之技相逢狭路獮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