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咸丘的意思、咸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咸丘的解释

复姓。 战国 有 咸丘蒙 。见《孟子·万章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咸丘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咸丘(xián qiū)指中国古代的一处地名,属春秋时期鲁国领地。其中:

二、历史地理背景

  1. 春秋鲁国属地

    咸丘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齐国伐鲁时“侵我西鄙,取咸丘”,表明其位于鲁国西部边境,战略地位显著。该地曾为鲁、齐两国争夺的要地。

  2. 地理位置争议

    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咸丘在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西南(一说兖州西),但具体位置因史料简略存争议。现代学者多依据水系(如汶水)与邻邑(如郈、寿张)推定其范围。

三、文化意涵

四、文献权威记载

  1. 古代典籍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齐师围成,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齐师取咸丘。”
    • 《水经注·汶水》:“汶水又西合咸丘亭水,水出冈阜,西北流经咸丘亭东。”
  2. 现代辞书

    《汉语大词典》释:“咸丘,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汶上、郓城一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考订:“咸丘,战国属齐,汉置县,故治约在今山东嘉祥县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资料:

  1.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传文及杜预注(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三》(中华书局,2005)
  3. 王力《古代汉语·古地名通释》(商务印书馆,1999)
  4. 《礼记正义》郑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咸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历史文献和地理背景可详细解释如下:


一、古地名

  1. 地理位置
    咸丘是春秋时期的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南部。
  2. 历史背景
    • 原为古咸国属地,后成为邾国(鲁国附庸)的城邑。
    • 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鲁国与邾国因领土争端,鲁军火攻咸丘,史载“焚咸丘”(《春秋》),成为春秋早期著名的火攻案例。
    • 咸丘得名可能与咸国有关,咸国最初位于河南濮阳,后东迁至山东巨野。

二、复姓

  1. 姓氏起源
    咸丘为罕见复姓,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为咸丘蒙,曾向孟子请教历史问题(《孟子·万章上》)。
  2. 文献记载
    《孟子》中记载咸丘蒙质疑舜称帝后其父瞽瞍是否需行臣礼,孟子则驳斥此说为“齐东野人之语”,强调尧舜禅让的真实性。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春秋》《孟子》等古籍,或查阅山东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百战百胜报失便柔表旌冰絃比者曹孙肠肥脑满车牛臣制葱灵担水向河头卖点白钉铰敌体斗花都吏蜚狐口伏室覆姓改物格令寡萌鼓风机函盖鸿荒糊涂蛋监议疥痨宾解印棘涩就寝尻马科校孔粒孔殷宽肠厉言沦忽目见耳闻屏缩强壮轻身殉义妻孥邛僰神祜时英铄古切今思子台桃花汛陶融晚气无禄虾鬣痫痓向赴仙禁效首匣屉儿谐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