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色严厉地说话。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仇香 ﹞既而之田里,於众中厉言曰:‘此里当有孝子 陈元 ,今何在?’” 明 宋濂 《姑苏林君母墓铭》:“﹝吾母﹞事吾大父母,如子事父,敬吾父犹大宾,抚子与孙也,爱而能节以礼,其御媪媵也,未尝厉言暴色。”
“厉言”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厉言”强调说话时的严厉态度,既可描述具体行为(如训斥),也可体现人物性格或场景氛围。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厉言是一个汉字词语,读作“lì yán”。它有两个字,分别是“厉”和“言”。
“厉”字的部首是“厂”,它是一个独立的汉字;“言”字的部首是“讠”,也是一个独立的汉字。他们的笔画分别是“厉”字的笔画数为7,而“言”字的笔画数为7。
“厉言”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在古代的文字记载中,厉字代指严肃、严厉的意思,而言字则表示言语、说话。这样结合在一起,就代表严肃的话语、严厉的警告。繁体字中,厉字保持不变,而言字演变为「言」。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不同的变体,所以有一些古代的写法和现在有所差异。厉言古时的写法为“厤言”,其中“厤”与现代的“厉”字相同,而“言”在古代会有略微的差别。
1. 他对学生们说厉言以警示他们的错误。
2. 领导发表了一番厉言,警告大家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厉害、厉色、厉声、厉行等。
严词、严辞、严法等。
温言、柔语、劝解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