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吏的意思、都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吏的解释

汉 职官名。督邮的别称,主祭视责罚之事。《汉书·文帝纪》:“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閲视,丞若尉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説,都吏今督邮是也。闲惠晓事,即为文无害都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都吏”是汉代的一种职官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都吏是汉代官职,属于地方监察系统的职位,实际职能与督邮相同,主要负责地方行政的监督、考核及责罚事务。其名称中的“都”指代总领、监察,“吏”则强调其官员身份。

二、主要职责

  1. 监察地方:巡查郡县,考核官员政绩,纠举不法行为。
  2. 主持责罚:对渎职或违法的官吏进行处罚,维护地方吏治。
  3. 祭祀督导:部分记载提到“主祭视责罚”,可能涉及监督地方祭祀活动的合规性(注:此处“祭”或为“察”的笔误,但原文均作“祭”)。

三、历史记载

《汉书·文帝纪》记载:“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如淳注:“都吏今督邮是也。” 这说明都吏是督邮的前身,两者职能相通,且地位较高(二千石官员派遣)。

四、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原始文献或相关研究,可参考《汉书》注疏及汉代职官制度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吏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指的是古代的官员或官吏。拆分部首可拆分为⻏(头部)和吏(象形,意为官员)。根据汉字笔画来计算,都吏的总笔画数为8个。都吏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官制,在古代表示担任官职的官员或官吏。在繁体字中,都吏的写法为﨩吏。 古时候,都吏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不同。在古代的汉字中,都吏的字形较为简化,都字的上半部分由⺆(讠)替代了现代的⻏(头部),吏字则稍有变形,整体呈方块状。这种古代汉字写法常见于金文和篆文。 以下是几个含有都吏的例句: 1. 孔子时代,都吏是担任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人。 2. 隋唐时期,都吏负责管理都城的事务。 3. 在古代官制中,都吏的地位与职责各有不同。 一些与都吏相关的组词和近义词包括官员、官吏、官僚、职员、行政人员等。反义词可以是普通人、平民、百姓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