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格令的意思、格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格令的解释

法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且议官所知,不能精於讼者,以浅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 王利器 集解:“犹言律令。” 唐 吕温 《道州刺史厅后记》:“若冠綬命秩之差,则有格令在;山川风物之辨,则有图谍在。” 明 归有光 《平和李氏家规序》:“宗子之法,虽不出于格令,而苟非格令之所禁,士大夫家闻 李 氏之风,相率倣而行之,庶几有復古之渐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格令”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作为重量单位(现代常用含义)

  1. 定义与起源
    格令(grain)是历史上使用的一种重量单位,最初在英格兰以一颗大麦粒的重量为基准定义。
  2. 换算关系
    • 1格令 = 1/7000磅 ≈ 64.79891毫克
    • 在宝石学中:1格令 = 1/4克拉(ct);用于贵金属时,1格令 = 0.0648克。
      $$1 text{grain} = frac{1}{7000} text{磅} = 64.79891 text{mg}$$

二、作为法令(古代汉语含义)

  1. 词义解释
    指法律、规章或官方命令,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提到“既非格令所司”,唐代吕温《道州刺史厅后记》中也有相关用法。
  2. 例句参考
    • “宗子之法,虽不出于格令,而苟非格令之所禁……”(明·归有光《平和李氏家规序》)

三、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的应用,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格令》的意思

《格令》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事物或现象符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格令》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格令》的部首是“木”,总共有10个笔画。

《格令》的来源

《格令》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语中,意为“遵循规矩、合乎规范”。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礼仪、行为、制度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则,违背这些规则会被视为不合适或不正常。

《格令》的繁体

《格令》的繁体字为「格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格令》的写法可能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和字形基本保持一致。古代汉字书写中较常见的形式是篆书和隶书,这些书写形式保存了汉字的古风。

《格令》的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始终表现出非常认真、守规矩的《格令》。

2. 这个项目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完全符合我们的《格令》。

《格令》的组词

1. 格式:符合一定规范和样式的形式。

2. 令行禁止:命令必须执行,不可违背。

《格令》的近义词

1. 规范: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则。

2. 符合:与某种要求或标准相一致。

《格令》的反义词

1. 不规范:不符合一定标准和规则。

2. 违背:与某种要求或标准相违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坻暗气暗恼半…不…帮规宝宇被施别绪拨獭不差累黍不解事不上台盘不足与谋长属逞勇冲幼春甸脣竭齿寒仿佛番校飞行刚婞钩陈刮子过街天桥海罗海叵罗横越猴子跳华搆怀真讳人火红嘂油子臼科据说跼影开春口滑亏教良民凌藉辗房炮坐扑赤谦衷起打曲洛任属穑人赡济时态世泽耸神锁心绦旋图王帷座向附闲雅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