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遵奉命令。《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君之运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猪饲彦博 曰:“衔,奉而守之也。言民奉命令则君尊。”
(2).接受使命。《后汉书·邓寇传》:“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 宋 苏轼 《送北朝生辰等使副相逢传宣抚问口宣制》:“卿等衔命出使,徂冬涉春。” 梁斌 《红旗谱》五三:“你们有这个意思,我可以衔命奔走。”
“衔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语境,如“衔命出使”“衔命督办”等表述,常见于外交、军事或重大事务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原文或例句,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衔命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衣(衣服的意思)和受(接受的意思)。衣部表示与衣物有关,受部表示接受。
部首:衣(衣服)+ 受(接受)
笔画:9画(衍生自受字的受部为4画,衣字为5画)
来源:衔命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中,意为接受命令、接受使命或接受任务。衔命在古代一般是指士人接受君主命令,承担公职,为国家、社会服务。
繁体:銜命
古时候汉字写法:行书:吅 + 攵(半介)+ 替字头 + 六丨 + 十(受为三点);草书:吅 + 麻衣 + 受字头 + 六丨 + 十。
例句:他毕业时即被衔命为国有企业的高级经理。
组词:衔接、衔山、衔竿、衔杯、衔环、衔泥、衔约、衔枚、衔接。
近义词:接受、承担、担任。
反义词:辞职、放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