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县鼓的意思、县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县鼓的解释

(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礼记·礼器》:“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 孔颖达 疏:“县鼓,谓大鼓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乐县鼓,用《万儛》,儛溢衡。”

(2).比喻海涛轰鸣。 宋 梅尧臣 《送韩持正寺丞知馀姚》诗:“天晴 姚江 深,县鼓朝翻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县鼓”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据《礼记·礼器》记载,“县鼓”指悬挂于庙堂中的大型礼乐用鼓,通常与“应鼓”(小鼓)对称摆放,即“县鼓在西,应鼓在东”。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提到“乐县鼓”,说明其用于祭祀或重要仪式的音乐演奏场景。

  2. 引申比喻:海涛轰鸣声
    宋代梅尧臣在《送韩持正寺丞知馀姚》中写道:“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此处以“县鼓”形容海潮澎湃如鼓声轰鸣的景象。这一用法属于文学性的比喻,凸显了词语的意象化表达。


综合说明
“县鼓”本义源于礼制文献,后扩展至诗词中的自然现象比喻。两种含义分别体现了其功能性与文学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县鼓》的意思

《县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县城里的鼓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用来比喻素质高、品德好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县鼓》拆分成两个部首,左边是“音辵”,右边是“鼓”,由5笔组成。

来源

《县鼓》最早出自《孔子家语》,意思是县城里的鼓声是悦耳动听的,因为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后来,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繁体

繁体字《县鼓》的写法和简体一样,“鄉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汉字写作“㔾鼔”,字形比现代的写法略有不同。

例句

1. 这个县城真是个《县鼓》,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安定有序。

2.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一副《县鼓》的品质,备受尊重。

组词

1. 鼓舞:激励、振奋。

2. 鼓动:煽动、怂恿。

3. 鼓励:勉励、激励。

近义词

1. 和平:安宁、安和。

2. 安定:稳定、平定。

3. 清明:廉洁、正直。

反义词

1. 内乱:动乱、混乱。

2. 不和:纷争、冲突。

3. 腐败:贪污、堕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