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狼得虎的意思、除狼得虎的详细解释
除狼得虎的解释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金史·陈规传》:“近虽遣官廉察,治其姦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三国演义》第五回:“或説 术 曰:‘ 孙坚 乃 江 东猛虎;若打破 洛阳 ,杀了 董卓 ,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词语分解
- 除的解释 除 ú 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改变,变换: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不计算在内:除非。除外。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除法。 台阶:阶除
- 虎的解释 虎 ǔ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喻危险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
网络扩展解释
“除狼得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释义
比喻除去一害又引来另一害,类似于“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困境。核心在于强调解决问题时可能产生新的隐患。
二、出处与典故
-
最早来源:
出自《金史·陈规传》,原文提到官员选拔不当的问题:“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
➠ 此处批评用不合格者替代腐败官员,反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文学引用:
《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孙坚被描述为“江东猛虎”,若他除掉董卓(狼),反而会成为新的威胁,故称“除狼而得虎”。
三、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作宾语或定语,多用于描述处事策略的后果(如政治、军事等领域)。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侧重客观陈述隐患。
- 句式特点:联合式结构,前后对比鲜明(“狼”与“虎”均为猛兽,但后者更危险)。
四、近义扩展
类似成语包括“前车之鉴”“饮鸩止渴”,均体现解决问题时需警惕衍生风险。区别在于“除狼得虎”更强调新旧危害的递进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除狼得虎这个词是指除掉狼,却得到了一只虎的意思。下面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除(除部首:阝, 除笔画:6)
狼(犬部首:犭, 狼笔画:8)
得(彳部首:⻊, 得笔画:11)
虎(虍部首:虍, 虎笔画:8)
来源:
《除狼得虎》这个成语出自古时候的中国故事。故事中,有人杀死了一只狼,但意外地却引来了一只更凶猛的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却不慎引来了更大的麻烦。
繁体写法:
除狼得虎(簡:除狼得虎)
古时候汉字写法:
除狼得虎
例句:
他本来只是想搞定一个麻烦同事,结果却除狼得虎,引来了更多的麻烦。
组词:
除狼得虎并没有可以组成其他词语的组合。
近义词:
没有与除狼得虎意思完全相同的近义词。
反义词:
没有与除狼得虎意思完全相反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