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太息 ”。
“大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得出:
“大息”是“太息”的异写形式,拼音为tài xī,意为大声长叹或深深叹息。该词常见于古文语境,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悲叹、感慨等。
《庄子·秋水》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此处的“大息”指因情绪波动而发出的长叹。
《楚辞·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的“太息”与“大息”同义,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哀叹。
“大息”是古汉语中表叹息的词汇,现代多写作“太息”,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庄子》《楚辞》等古籍原文。
大息的拆分部首是大和心,其中的“大”表示大的意思,而“心”表示与情感相关。
大息的总笔画数为13画。
大息一词是现代汉语的造词。它是由大和息两个字组成,结合了它们各自的意思。大表示“大的”、“广阔的”,而息表示“放松”、“休息”。
在繁体字中,大息的写法仍然是大息。
在古时候,大息没有一个特定的写法。因为它是现代汉语的造词,所以在古代没有相应的字形。
1. 工作了一整天,我感到很疲惫,需要大息一下。
2. 听到好消息后,她松了口气,心情顿时大息了。
组词:大喘气、大松一口气、大放松。
近义词:放松、休息、舒缓。
反义词:激动、紧张、担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