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编帙的意思、编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编帙的解释

书籍卷册。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庄蓼塘藏书》:“其家蓄书数万卷…… 蓼塘 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囓,或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编帙散乱,所存无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编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iān zhì,主要用于指代书籍或卷册。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字义拆解

    • 编:原指串联竹简的绳子,引申为编辑、编排,即对文字或内容的整理组织。
    • 帙:本义为包裹书卷的布套,后泛指书籍的册页或装订成册的文献。
      组合后,“编帙”强调书籍的整理与装帧形式,多用于描述古代文献或典籍。
  2. 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书面语,常见于学术、历史或古建筑领域的文本中,例如描述古籍整理、藏书分类等场景。

  3. 示例参考
    如“藏书阁内编帙浩繁”,即形容藏书数量庞大且整理有序。

“编帙”不仅指书籍本身,还隐含内容编排与装帧的完整性,属于较文雅的古汉语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编帙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编帙(biān zh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将许多篇章、文章编纂成册,收集起来。编帙是一种古老的书体形式,类似于现代的文集或选集。 拆分部首和笔画 编帙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纟”(纟是纤维的意思),右边的部首是“巾”(巾是头巾的意思)。它一共由12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编帙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将各种文章编成册,以便保存和传播。这种方式被称为编帙。在繁体字中,编帙的字形为「編帙」。 古时候汉字写法和例句 在古代,编帙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它的字形为「編帙」,即左边为「編」,右边为「帙」。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文人学者将自己的作品编纂成册,以便保存和流传下去。 例句:他耗费了许多时间将他的诗文编帙成册,供后人欣赏。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编写、编纂、编纂者 近义词:文集、选集、笔记 反义词:散文、散帙、杂文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霸功白报纸宝利猜鸷参场产乳捶胸唇紧出闲力翠禽寸利必得地瘠民贫订证耳重凤乐風平波息愤痛富穣负涂伏枕干旌高招公亩牿服鹤伴红袄军红铜画腹灰槽子建醮椒台积蠧基隆市浄因金銮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廉访敛含立地生根露鸿髦儁庙乐盘鼓清宁荣利戎蛮杀敛山水意释冕调色板通泉草頽踏脱清妥尾微粒像貌详许小人物挟天子以令天下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