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险阨的意思、险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险阨的解释

(1).险要阻塞。亦指险要阻塞之地。《太平广记》卷三四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刘惟清》:“地势险阨,用兵者先据此为胜。”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封崇其险阨,示以形势。”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欲夺其险阨,则足以供乡导,何不可哉!” 清 马建忠 《铁道论》:“瞭望险阨,则管守任之。”

(2).艰难困厄。 唐 柳宗元 《闵生赋》:“閔吾生之险阨兮,纷丧志以逢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险阨”是“险厄”的异体写法,两者含义相同,均指险要、险阻或危险的处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由“险”(危险、险要)和“阨/厄”(阻塞、困苦)组成,可表示地理上的险要地势,如山川关隘的险峻;也可引申为人生或局势中的艰难困境。

  2. 具体解释与用法

    • 自然险阻:如《孙子兵法》中“计险厄远近”指计算地形险要程度与距离,用于军事策略。
    • 抽象困境:梁实秋在例句中对比“外在的险厄”与“内心的风波”,前者指外部环境的威胁,后者强调心理压力。
  3. 异体字说明
    “阨”与“厄”在古汉语中常互通,但“阨”更侧重空间上的阻塞(如地形),而“厄”多指抽象的困苦(如命运)。现代汉语中“险厄”更常见。

  4.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描述自然险境或隐喻危机,如“突破险阨”“险阨重重”,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若需进一步辨析字形或查阅古籍用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险阨的意思

《险阨》是一个常用词汇,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行驶或穿越时所遇到的险要之地或障碍。可以说,险阨是一个描述人们遭遇困难或危险情况的形象化词汇。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险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险(音xiǎn)和阨(音è)。其中,险的部首是阝,它有11画;阨 的部首是阜,它有9画。

来源及繁体

《险阨》这个词的来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古代文献中,险指的是山险、水险等自然障碍,阨则是指困难。两个字合在一起,用来描述人们在面临困难和危险时所经历的险要之地。

在繁体字中,险阨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险阨的字形稍有变化。险的古字形“勉”中的“力”表示困难,后来逐渐演变为险。阨的古字形为“厄”,表示困厄。古代人们用这两个字来描绘行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险要地形以及遇到的困难。

例句

1. 在攀登珠峰的途中,他们经历了一个个险阨。

2. 这个项目在各个阶段都面临了很多险阨,他们勇敢地克服了困难。

组词

组词方面,可以使用险阨组合成其他词语,例如险阨重重、险阨丛生等。这些词语都是在形容具有一定困难和危险性的事物或情况。

近义词和反义词

险阨的近义词包括险要、险地、险道等,它们都可用来描述危险的地形和情况。反义词则是平坦、平缓等词语,用来表示没有困难和危险的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