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牙的意思、五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牙的解释

(1).古战舰名。《隋书·杨素传》:“ 素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餘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於上。”

(2).道教语。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初生之气。《云笈七籤》卷五八:“夫道者,或传服五牙。五牙者,五行之生气。”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牙”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分别源自历史军事和道教文化:

一、古战舰名称(历史军事)

指隋代建造的大型战船,由将领杨素主持设计。其特点为:

  1. 结构庞大:舰体高百余尺(约30米),共五层楼阁,可容纳800名士兵。
  2. 武器配置:舰身四周安装六根“拍竿”(类似投石机的攻击装置),用于击打敌船。
  3. 战略地位:为隋朝统一战争中的重要军事装备,载旗显威,象征古代水军的高端技术。

二、道教修炼术语(五行养生)

道教将“五牙”解释为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初生之气,对应人体五脏与自然方位:

  1. 五行对应五脏:
    • 东方青气(木)→肝,开窍于目;
    • 南方赤气(火)→心,开窍于舌;
    • 中央黄气(土)→脾,开窍于口;
    • 西方白气(金)→肺,开窍于鼻;
    • 北方黑气(水)→肾,开窍于耳。
  2. 修炼方法:
    • 通过“服气法”存漱五方精气,调和五脏功能,达到养身疗疾、延年益寿的效果,又称“鼓漱法”。

“五牙”的两种含义分别体现了古代军事工程和道教养生文化的智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例如历史文献中多指战舰,道教典籍则侧重五行养生理论。更多细节可参考《隋书·杨素传》或道教《服气精义论》。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牙》的意思

《五牙》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的词语,它指的是人类的五根牙齿,也就是俗称的门牙、犬齿、小臼齿、大臼齿和前磨牙。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五牙》这个词的部首是牙,它由四画组成。其中,“五”字的部首是二,由二画组成。

来源

《五牙》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古籍文献中,如《庄子·逍遥游》、《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等。它是用来表示人类的五根牙齿的。

繁体

《五牙》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五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五牙》的方式是「伍牙」。

例句

1. 他笑得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五牙

2.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所发现的古代人类五牙遗骸已证明他们的饮食习惯。

组词

五官、五体、五脏、五感、五行等。

近义词

门牙、正牙。

反义词

六牙(指人类的六根牙齿,即包括上下两颌的十二颗所有的牙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