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神婆的意思、神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神婆的解释

[sorceress;witch] 〈方〉∶女巫,女术士

详细解释

女巫的俗称。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三仙姑的来历》:“父子两个没了办法。邻家有个老婆替他请了一个神婆子,在他家下了一回神,说是 三仙姑 跟上她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神婆,汉语词汇,指民间从事占卜、通灵、驱邪等活动的女性,常被视为能与神灵或超自然力量沟通的媒介。该词具有特定文化背景,释义需结合民俗学视角。

一、词典释义与词源

  1. 核心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旧时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其核心在于"沟通人神"的职能属性,常见于巫术信仰体系 。

    词素解析:

    • "神":泛指神灵、超自然力量;
    • "婆":对年长女性的称谓,体现性别与年龄特征。
  2. 历史演变

    该词源于中国古代"巫"文化的分支。汉代《说文解字》释"巫"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点明女性巫者的通灵职能 。唐宋后民间渐以"神婆"代称地方性女性巫者,区别于官方祭祀体系。

二、文化内涵与社会角色

  1. 职能范畴

    据民俗学者乌丙安研究,神婆的典型活动包括:

    • 占卜预测(如通过八字、抽签占算吉凶);
    • 驱邪治病(以符咒、仪式祛除"邪祟");
    • 亡灵沟通(充当"灵媒"传递逝者信息) 。
  2. 地域性差异

    北方多称"神婆",南方闽粤地区称"问仙婆",客家地区称"童乩",职能侧重因地域信仰而异 。

三、学术视角的定位

  1. 人类学分类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将其归为"交感巫术"实践者,强调其通过仪式建立人神联系的特性 。

  2. 社会功能

    社会学家杨庆堃指出,神婆在传统基层社区承担"心理慰藉"与"秩序维护"作用,尤其在医疗资源匮乏时代 。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乌丙安. 《中国民间信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4. 刘晓春.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商务印书馆, 2003.
  5. Frazer, J.G. The Golden Bough. Macmillan, 1922.
  6. Yang, 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网络扩展解释

“神婆”是一个具有民间文化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 基本定义
“神婆”指带有迷信色彩的女巫或女性术士的俗称,又称“神婆子”“仙姑”等。她们常被认为能通过特殊方式(如占卜、通灵)与神灵沟通,预测未来或解决现实问题。

2. 文化背景与功能

3. 社会认知与争议

总结
“神婆”一词承载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民间信仰,需以科学态度理性看待。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文化细节,可参考《小二黑结婚》等文学作品或民俗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褊迫避隐不劳而成菜刀茬口馋鼎代倩担羞大畹得职富窟改目共变法拱伏固护覈实黄皮寡瘦婚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驾临将台进屯极深研幾挤趱罝罘快行狂疾连鬓胡劣角马袋弥勒佛逆耳良言频句齐儿启瞶振聋三茶六饭上阳宫山形申旦达夕声波省念射士石花寿阳公主树大招风水程私德松萝共倚稣活覥然题花听讲偷苟顽父嚚母网友维谷唯唯诺诺乌白菜现行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