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禅室。 唐 殷尧藩 《上巳日赠都上人》诗:“无心修禊事,独步到禪斋。”
“禅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禅斋”指禅室,即僧人修行、静思的场所。该词源自唐代殷尧藩的诗句“无心修禊事,独步到禅斋”(《上巳日赠都上人》),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禅室的情景。
综合多个词典(如汉典、汉语大词典)及诗文注解,均一致解释“禅斋”为禅室,无歧义。
《禅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在寺庙中供僧人修行打坐、禅修的地方。在佛教寺庙中,禅斋是供僧人斋戒、修行的场所。
禅(禾部,14画):是一个由三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分别是3号部首“示”,76号部首“礻”,115号部首“禾”。
斋(齐部,11画):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分别是212号部首“片”,174号部首“齐”。
禅斋一词来源于佛教,最早出现在佛经中,用来描述寺庙里面供僧人斋戒、修行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也被普遍应用于各个佛教寺庙。
禅斋的繁体字为「禪齋」。
在古代,禅斋的汉字写法可能和现在稍有不同。然而,由于古代的文字资料有限,关于禅斋古时候的具体汉字写法无法确定。
1. 僧众们在禅斋内默默修行。
2. 这座寺庙的禅斋非常宽敞明亮。
禅斋的组词有:禅斋堂、禅斋心、禅斋静、禅斋戒、禅斋法等。
禅堂、禅房、静修室等。
凡俗斋、尘世间、红尘世界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