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日的意思、五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日的解释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日"在汉语中具有多维度释义,现从语义演变、文化内涵及权威文献三个层面解析如下:

一、基本义项 《汉语大词典》界定"五日"为时间量词,指代五个连续的自然日,如"行程需五日"。该用法在《周易·系辞下》"五日一候"中已体现古代历法对时间周期的划分。

二、历法特指 汉代《三统历》确立"五日为一候"的历法体系,《汉书·律历志》记载:"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这种将月相变化细分为六候的计时方式,成为传统农历重要组成部分。

三、典故引申 "五日京兆"典故源自《汉书·张敞传》,喻指任职短暂。唐代李德裕《授李丕汾州刺史制》云:"勿以五日为限,当施异政于期月",此成语沿用至今,具警示为官者的文化意涵。

四、节俗指代 民俗研究中特指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五月五日,吴中谓之端五",该称谓在江南地区仍存留于《越谚》等方志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五日”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这一用法源于古代传统节日,常见于诗词文献。例如:

二、表示任职短暂或即将离职

源自“五日京兆”典故(汉代张敞因案件牵连即将卸任,仍坚持处理公务),后引申为短暂任期。例如:


补充说明

日语中“五日”还可表示“五天”或“每月五号”(如五月五日端午节)。中文现代用法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舍重趼杯渡碚磊参差不齐茶铛淳钧处心积虑出众翠烛厝辞大弄肚里蛔虫凤目府经改毁汉武托孤狠獗獗回舟交卷佳尚加数记牒洁白皆除颉篆锦囊还矢九天使者究研具位欿视里勾外联灵枣厉声镂冰醁醽轮軿麻絙麻皮氓隶免解靡密殴气破灭潜计曲圣三衙家杀鸡扯脖山殿赏襟删翦善门树耳私忿退走托荫盌唇无服之丧显像管小暑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