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繁琐细碎。《汉书·循吏传·黄霸》:“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 颜师古 注:“米盐,言碎而且细。” 宋 王禹偁 《潭州岳麓山书院记》:“米盐靡密,推行不倦。”
(2).细致精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库中有 汉 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
(3).绵密而纤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仲宣 靡密,发端必遒; 伟长 博通,时逢壮采。” 詹鍈 义证引 曹丕 《与元城令吴质书》:“ 仲宣 独自善於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辋川图>后》:“世传此图本多,物象靡密而笔势钝弱,今所传则赋象简远而运笔劲峻。盖 摩詰 遗蹟之不失其真者。”
“靡密”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繁琐细碎
指事物繁杂琐碎,强调细节的密集性。例如《汉书·循吏传·黄霸》中记载“米盐靡密,初若烦碎”,以“米盐”比喻事务琐碎却需细致处理。
细致精密
形容工艺、结构或思维的精细严密。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提到汉代乐器“靡密巧丽”,凸显其精巧工艺。
绵密而纤弱
多用于文学批评,指文风细密但缺乏力度。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评价王粲(仲宣)的赋“靡密”却“发端必遒”,点明其文风特点。
“靡密”兼具中性描述(细致)与潜在批评(繁琐/纤弱),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用法从汉代行政文书到六朝文论一脉相承,展现了汉语词汇的历时演变。
靡密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细小密集的样子。它由“靡”和“密”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革、果、衣
拆分笔画:13画,其中“革”部4画,“果”部5画,“衣”部4画。
靡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麟之靡靡, 巫山之畏畏。”其中“靡靡”表示华丽、瑰丽的样子,后来演化为描述细小密集的状态。
靡密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靡密」。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靡密的“靡”字写作「麋」,意为麋鹿,象征华美美好;“密”字写作「祕」,表示细小、隐藏。
花朵上的露珠靡密地挂满了枝头。
靡丽、靡靡之音、纷靡
密集、稠密、繁密
稀疏、稀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