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污七八糟”。形容混乱或肮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多亏 生宝哥 的品格,对 素芳 婶子表示冷淡,躲避;要不然, 下河沿 这个选区,不知会变成什么污七八糟的地方!”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用自己的血和汗,将这污七八糟的世界,冲刷个干净,染它个通红!” 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四章:“眼泪和油彩,把一个洁白的枕头套染得污七八糟。”
“汙七八糟”是“污七八糟”的异体写法(“汙”为“污”的异体字),属于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与用法
形容事物极其杂乱无章,含明显贬义,常用于描述环境、状态或事物的混乱无序。例如:“污七八糟的房间里堆满杂物”。
2. 出处与结构
最早见于老舍《四世同堂》,原文描述北平社会的混乱状态:“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可作谓语(如“屋里污七八糟”)、定语(如“污七八糟的食品”)或补语。
3. 近义与反义
4. 例句参考
提示:实际使用中,“污七八糟”与“乌七八糟”可互换,但需注意语境中的贬义色彩。
《汙七八糟》是一个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些混乱、杂乱无章或者杂乱不堪的情况、事物或状态。
《汙七八糟》这个词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其中,“汙”字(读音为wū)的部首是水,总笔画数为11;“七”字(读音为qī)的部首是一,总笔画数为2;“八”字(读音为bā)的部首也是一,总笔画数为2;“糟”字(读音为zāo)的部首是米,总笔画数为13。
《汙七八糟》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冲虚清真单刀赴会颂》中,描述的是冲虚道人的武功深不可测,且看似杂乱无章,但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威力。繁体中,《汙七八糟》的书写是「污七八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可以使用阴符经的方法来表示《汙七八糟》的意思。例如可用「穏宁静稚疏黄她皂」,这一组汉字可以在古籍中见到。
1. 他的房间真是汙七八糟,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2. 这家店的服务态度真是汙七八糟,根本无法接受!
3. 这个项目的计划一点都不清晰,现在变得汙七八糟。
1. 汙浊:形容不洁净,脏乱的。
2. 七零八落:形容杂乱无章,没有秩序。
3. 糟糕:形容情况坏得不可收拾,没有希望。
1. 乱七八糟: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2. 猫兔乱窜:形容杂乱不堪,纷乱无序。
整洁、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