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明扇的意思、五明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明扇的解释

(1).仪仗中用的一种掌扇。 晋 时只限于帝王使用。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五明扇, 舜 所作也。既受 尧 禪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秦 汉 公卿大夫皆得用之。 魏 晋 非乘舆不得用。”神宫中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曰絳节、曰宝盖、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

(2).指团扇。或泛指扇。 隋 卢思道 《美女篇》:“ 京洛 多妖艷……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树》诗:“叶映九春华,香摇五明扇。”亦省作“ 五明 ”。 晋 陆机 《羽扇赋》:“昔者 武王 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繫於后,各有託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明扇是中国古代仪仗用具中的重要器物,其名称最早见于《古今注》等文献记载。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五明扇特指扇面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五种纹样的仪仗扇,最初为帝王出行时侍从所执,象征权力与礼制规范。该器物形制以竹木为骨,外覆丝帛,扇面纹样需严格遵循《周礼》中“五采彰施于五色”的礼法制度。

从器物功能演变角度分析,五明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作为纳凉用具(《西京杂记》载赵飞燕曾用云母五明扇),汉代发展为仪仗器物(《后汉书·舆服志》明确记载其纳入卤簿制度),至魏晋时期逐渐演变为文人雅器(《世说新语》提及名士执麈尾五明扇的清谈场景)。这种功能转变印证了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中的论断——古代器物往往兼具实用与象征双重属性。

现存最完整的五明扇实物见于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画中宫女所执团扇的形制与《唐六典》记载的“雉尾扇”规制相符。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明确将五明扇归类为“卤簿仪物”,并详细标注其尺寸、纹样及使用场合,印证了《清史稿·舆服志》的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五明扇”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扇子,其含义和用途随历史演变而丰富,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起源与象征意义

五明扇最早可追溯至舜帝时期。据《古今注》记载,舜受尧禅让后,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而制作五明扇,象征君主纳谏招贤的治国理念()。其形制类似门扇(“阖”),需他人持举,后成为帝王仪仗中的掌扇,彰显权威。秦汉时期公卿士大夫亦可使用,但至晋代被严格限定为帝王专属()。

2.功能演变

3.道教文化中的法器

道教将五明扇视为重要法器,称“五明降魔扇”。其制式为木雕金彩,上刻星斗、五岳、海渎等图案,并书写符咒,供奉后用于降妖驱邪。萨守坚等道教人物持此扇象征“化热恼为清凉”的修行境界()。

4.等级制度与形制

五明扇的使用曾严格遵循等级: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人二扇。其形制多为长柄大扇,由侍从持举,后逐渐发展为可手持的团扇()。

五明扇从最初的礼仪器物发展为兼具实用与宗教功能的符号,贯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信仰体系。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广开视听”的智慧与权威象征,成为中国扇文化的重要源头()。

别人正在浏览...

拜茶拜折子卑菲鞭凳并比草鞋莗葥扯娇出顶雌雌得人死力彫瘁顶虫短打武生发刊词访质樊橑風行草偃怪里怪气广略归附滚条浩气鹤知夜半宏愿忽然涧槃蛟螭晈日节候节余杰子吉禄舅氏际涯纪甗客难课息夸嫮犂鼠隆私履节麦蛾麋弊平等裒啸邱隰骑扬州鹤尚仪神髓市景鼠狗辈顺过饰非素妆桃园之拜无间地狱无凭据无影无形小鬟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