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妇的意思、老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妇的解释

(1) [I. old woman] 年长妇女自称的谦词

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2) 又

老妇恃辇而行。

详细解释

(1).年老的妇女。《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国语·越语上》:“﹝ 句践 ﹞命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唐 杜甫 《石壕吏》诗:“老翁踰墻走,老妇出门看。”

(2).老年妇女的自称。《战国策·赵策三》:“太后明谓左右:‘有復言令 长安君 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3).古代公侯夫人自称于天子。《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於天子曰老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老妇”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读:

  1. 年老的妇女
    指代年龄较大的女性,属于客观描述。如《易经·大过卦》中“老妇得其士夫”,以及杜甫《石壕吏》的“老妇出门看”,均用此意。此用法与“少女”“青娥”形成反义对比。

  2. 年长妇女的自称谦词
    在古代语境中,年长女性常以“老妇”作为自我谦称。例如《战国策·赵策》中赵太后言:“老妇必唾其面”“老妇恃辇而行”,通过谦称体现对话中的礼制规范。

  3. 古代贵族夫人的特定自称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公侯夫人在面对天子时需自称“老妇”,属礼仪制度中的特殊用法,体现等级身份。

使用注意: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场景,日常交流若用“老妇”自称可能显得过于书面化。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战国策》《易经》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老妇

《老妇》是一个代表老年女性的词语,意思是年老的妇女。

拆分部首和笔画:
《老妇》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老”和“女”。其中,部首“老”具有4个笔画,而部首“女”则有3个笔画。

来源:
《老妇》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发展的历史。在古代社会,人们用字来表达各种人物和事物。而“老妇”这个词正是由“老”和“妇”两个字组成的,用来形容年老的女性。

繁体:
在繁体字中,我们可以将《老妇》写作「老婦」。

古时候汉字写法:
《老妇》这个词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还是由“老”和“妇”两个字组成,只是书写形式可能有所变化。

例句:
1. 老妇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组词:
1. 老人:指年老的人。
2. 妇女:指成年女性。
3. 老年:指年老的阶段。
4. 妇孺皆知:形容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近义词:
1. 老太太:年老的妇女。
2. 老婆婆:指年老的妇女。

反义词:
1. 年轻人:指年轻的人。
2. 少女:指年轻的女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