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焦的意思、枯焦的详细解释
枯焦的解释
(1) [dry]∶焦枯
枯焦的尸骨
(2) [withered]∶干枯
久旱不雨,禾苗枯焦
详细解释
(1).干枯。多用以形容旱天中的植物。《后汉书·鲁恭传》:“ 三辅 、 并 、 凉 少雨,麦根枯焦。”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天地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控诉。” 唐 白居易 《月夜登阁避暑》诗:“迴看归路旁,禾黍尽枯焦。”《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陈毅 《赣南游击词》:“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6*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2).指旱焦的禾苗。 宋 陆游 《急雨》诗:“弹压旱气苏枯焦, 祝融 退听不敢骄。”
词语分解
- 枯的解释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荣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焦的解释 焦 ā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焦土。焦头烂额。 烦躁,着急: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 酥,脆:焦脆。焦枣。 喻干燥到极点: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焦炭。焦煤。焦炼。 姓。 笔画数:; 部首:灬;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枯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枯焦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与用法:
一、基本释义
指植物因缺水或高温而干枯萎黄的状态。
示例:
烈日持续炙烤,田里的禾苗尽数枯焦。
二、语素解析
三、古代汉语用例
唐代杜甫《叹庭前甘菊花》中“枝叶枯焦根半死”㊟,印证其形容植物衰败的用法自古延续。
四、现代使用场景
- 农业气象:描述干旱导致的农作物灾害,如"枯焦的稻田"。
- 文学描写:比喻缺乏生机的状态,如"枯焦的心田"。
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 杜甫.《叹庭前甘菊花》.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三.
网络扩展解释
“枯焦”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物体因缺水或高温而失去生机、干枯萎靡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核心定义:指物体(尤其是植物)因长期缺水、暴晒或火灾等原因变得干燥、枯萎,失去原有的水分与活力。
- 常见搭配:如“禾苗枯焦”“草木枯焦”等,多与干旱或高温场景相关。
二、使用场景
- 自然现象:多用于形容旱灾中的植物,例如《后汉书》中“麦根枯焦”,或白居易诗中“禾黍尽枯焦”。
- 文学描述:常出现在诗词、小说中渲染环境,如《水浒传》中“野田禾稻半枯焦”,或陈毅笔下“草木变枯焦”。
- 引申比喻:可扩展形容事物失去活力,如“枯焦的尸骨”,或比喻生活、情感的干涸状态。
三、古籍与变体
- 古籍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鲁恭传》,后晋代《搜神记》、唐代诗词等均有使用。
- 变体形式:如“枯枯焦焦”(kū kū jiāo jiāo),形容人或物干瘦萎靡的样子。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干枯、焦枯、枯萎。
- 反义词:润泽、丰茂、葱郁。
总结来看,“枯焦”既是一个具象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也可通过文学化表达传递深层意蕴。如需更多古籍例句或用法,可参考《后汉书》《搜神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恤搬调变名易姓勃解惭德承荫穿败待期担当不起店帐归行浩歌黑黢黢幻海回照捡洋落儿揭挑击落迥辽镌阶郡邸狱尻坐可曾狂孽两接淩烟龙虎文龙鱼迷登母气亩钟囊扑纳种捻酸狃胜弄盌注漰渀聘物甓社珠破钱巧敏啓烦弃命青山家权用三长善月十死霜梅顺俟索赔腾跨铤险頽思脱剥微暧危寄闱闼无慝香辇小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