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午后的意思、午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午后的解释

[in the afternoon] 下午

午后攻城。——《广东军务记》

午后方熄。

午后又开西门。

详细解释

下午。《北齐书·萧放传》:“所居庐室前有二慈乌来集,各据一树为巢,自午以前,驯庭饮啄,午后更不下树。” 唐 白居易 《慵不能》诗:“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次日午后, 安太太 便先回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午后"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午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明确表示时间段的常用名词,其核心含义指正午(中午12点左右)之后的时间,通常指下午的时段。具体解析如下:

  1. 基本释义与时间范围

    指一天中正午(太阳位于中天时)过去后的时间,大致涵盖从中午12点之后至傍晚日落前的时间段。例如:"会议安排在午后两点开始"或"午后小憩片刻"。

  2. 古汉语用法与延伸

    在古汉语或特定语境中,"午后"有时可指代具体时辰(如"午时三刻"之后),或用于描述特定现象(如中医"午后潮热"指下午定时发热的症状)。现代汉语中主要作为时间名词使用。

权威参考来源

说明:为严格遵守原则(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释义严格依据权威汉语词典。因词典原文无公开在线链接,来源标注采用通用公认的权威工具书名称及版本(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如需查阅详细释义,建议参考上述纸质或官方授权电子版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午后”是一个时间概念,通常指中午12点之后到傍晚之前的时间段,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正午(太阳位于天空最高点的时刻,约12:00)之后的时间,一般涵盖12:00至18:00左右,但具体划分因文化或语境有所不同。例如:

    • 日常使用中可能指12:00-17:00
    • 文学描述中常与“黄昏”形成时间递进关系
  2. 词源解析

    • “午”源自地支第七位,对应正午时段
    • “后”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延续,组合后强调“正午之后”
  3. 使用场景

    • 生活场景:如“午后茶歇”“午后小憩”
    • 文学意象:常伴随慵懒、温暖或静谧的意境(如“午后的阳光斜照进窗棂”)
    • 气象预报:用于区分时段(如“午后有雷阵雨”)
  4. 文化差异 西班牙等有午休习惯的地区,“午后”可能特指14:00-17:00的休憩时段;而北欧夏季因白昼长,“午后”感知可能延后。

若需了解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引申含义(如诗歌隐喻),可提供例句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柏陵百怨鄙昧步历朝献抄造澄江尘琐炽猛当冲方术高灵歌笙夯硪颢然忽忽灰移火变检实夹纸灯笼接线进驾迥然开刀良遇溜嘴聋瘖码碯马辇墨工牧曹木头橛子齧雪盘虵奇瑰亲秩全生驱战人缝肉馅鋭很三洪神工鬼斧摄衰十过食水事与愿违绥慰苏小小特别提款权藤轮脱角枉费心力五笔字型无贯武童相轧献纳臣谐漫郄公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