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慰。《南史·邓琬传》:“ 明帝 欲绥慰人情,遣吏部尚书 褚彦回 至 武槛 ,选用将帅以下。”《新唐书·杨恭仁传》:“ 恭仁 久乘边,习种落情伪,悉心绥慰,由 葱岭 以东,皆奉贡贄。”
“绥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绥慰”意为抚慰、安抚,指通过关怀或行动使他人情绪稳定、内心安宁。
例如《南史·邓琬传》提到“明帝欲绥慰人情”,即通过安抚手段缓和局势。
单字结构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多用于政治或军事场景,描述统治者或将领对民众、边疆的安抚行为。例如:
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常见于书面语或历史语境,近义词如“安抚”“慰藉”更口语化。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的释义,如需查看更多用例,可参考《南史》《新唐书》等史书原文。
绥慰(suí wèi)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安抚、安慰、安静、舒缓等。它在汉语中表示通过某种方式缓解、平息或安抚不安、紧张的情绪或状态。
绥字的拆分部首是纟(纟为绳字旁),慰字的拆分部首是心。绥字共有8画,慰字共有13画。
绥字由绳字旁和且字组成。绳字旁表示与绳索、束缚或牵引有关,且字表示平静、安定。慰字由心字旁和尾字组成。心字旁表示与情感有关,尾字表示末端或结束。因此,绥慰表示通过某种方式使紧张的情绪达到平静、舒缓的状态。
绥慰的繁体字为綏慰。
在古时候,绥字的写法为綏,慰字的写法为慰。
1. 在她伤心的时候,朋友的细心关怀起到了绥慰的作用。
2. 那位领导人的演讲给国家带来了绥慰,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 这首安静的音乐真能绥慰我的疲惫心灵。
绥慰的常见组词有绥靖、慰藉、绥宁、慰问等。
绥慰的近义词有安慰、安抚、抚慰、劝慰等。
绥慰的反义词可以是激怒、激动、煽动等,因为绥慰是平稳、舒缓的状态,而激怒、激动、煽动则表示引起紧张、不安的情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