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字型是一种汉字形码输入法,由王永民于1983年8月发明,又称“王码五笔”。其核心是通过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具有重码率低、输入效率高的特点。以下是详细解析:
形码编码
完全依据汉字的字形结构而非读音编码。每个汉字被拆解为130多个基本字根,分布在25个字母键上,通过字根组合实现输入(如“明”拆分为“日”+“月”)。
五种基本笔画
将汉字笔画归纳为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五类,对应键盘分区。
三种字型结构
根据整体轮廓将汉字分为左右型(如“汉”)、上下型(如“字”)、杂合型(如“国”)。
键名字
每个键的首字根(如“金”在Q键),输入时需连击四次该键。
成字字根
本身是汉字的字根(如“五”),输入时先击所在键,再按笔画顺序补码。
简码设计
高频字可一键或两键输入(如“一”为G键),词组最多四键完成。
高效性
熟练后输入速度可达每分钟100字以上,尤其适合专业领域和大规模文字处理。
低重码率
通过精确的字根拆分,大幅减少同编码汉字数量,减少选字干扰。
字词兼容
支持单字和词组混合输入,且词汇库可扩展(如“中国”仅需K+L键)。
目前主流版本包括86版、98版和新世纪版,其中86版普及最广。虽然拼音输入法用户更多,但五笔仍广泛用于速录、古籍整理等专业场景。
如果需要学习具体规则,可参考官方教程或权威指南(如搜狗百科)。
五笔字型,简称五笔,是一种汉字输入法。它是根据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构成的编码系统,通过按键输入特定的编码来实现汉字的输入。五笔字型输入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输入、文字处理和中文输入设备中。
五笔字型的编码系统主要是根据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构成的。对于一个汉字,首先根据它的部首确定一个范围,然后按照部首内的笔画顺序进行编码。通过部首和笔画的组合,可以唯一地表示一个汉字。
五笔字型输入法最早由中国计算机学家邹有祥于20世纪80年代创造。他通过研究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设计了五笔字型的输入法系统,使得汉字的输入更加方便和快捷。
五笔字型输入法系统中,同时支持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的输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输入简体字或者繁体字。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汉字的形状和结构有较大差异,单个汉字的构成也比较复杂。不过,五笔字型输入法系统可以适应这种不同的汉字写法,并能够正确地输入古代汉字。
1. 我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了一段中文文章。
2. 这款输入法支持五笔字型编码的拼音输入。
五笔技巧、五笔编码、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字型学习、五笔打字
五笔输入法、五笔打字法、五笔编码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