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献的意思、朝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献的解释

(1).古代祭礼仪节之一。向尸献爵。《周礼·春官·司尊彝》:“其朝献用两著尊。” 郑玄 注:“朝献,谓尸卒食,王酳之。”

(2). 唐 宋 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 太清宫 、 景灵宫 或太庙。《旧唐书·玄宗纪下》:“己丑,制自今告献 太清宫 及太庙改为朝献,巡陵为朝拜,告宗庙为奏,天地享祀文改昭告为昭荐,以告者临下之义故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 景灵宫 ,谓之朝献。”

(3).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汉书·高帝纪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晋书·张华传》:“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国,并遣使朝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朝献”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历史背景和语境有所不同,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

  1. 古代祭祀礼仪
    指周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环节,即向代表祖先的“尸主”敬献酒爵。这一礼仪在《周礼·春官·司尊彝》中有明确记载,郑玄注释为“尸卒食,王酳之”,即尸主享用祭食后,由君主献酒完成祭祀流程()。

  2. 唐宋时期的皇家祭告
    唐宋时特指皇帝亲自参与的祭告活动,如祭拜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旧唐书·玄宗纪》提到,玄宗时期将“告献”改为“朝献”,以区分不同祭祀场合的等级和形式()。

  3. 诸侯或属国的朝贡
    指地方政权或附属国向中央朝廷进献特产方物,属于政治臣服与经济交流并重的行为。例如汉代奴国曾向光武帝朝献,但未进贡奴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补充说明: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周礼》《旧唐书》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朝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朝献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向朝廷进贡献上物品、奉献。它可以用来形容向君主或上级献上宝贵的礼品,表示一种敬意和赞扬。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朝献这个词由 “月” 和 “犬” 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是16画。

来源和繁体:

朝献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官方用语,形容向帝王献上贡品。繁体字“朝獻”和简体字“朝献”在意义上没有区别,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朝献的写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写法中,朝字的右侧会加上一个“囗”形状的部分,表示向中心进贡的意思。而献字则是“物”字旁加上“犬”,表示奉献给君主。

例句:

1. 古代臣子常常朝献珍宝给皇帝。

2. 他每年都会朝献自己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组词:

朝贺、朝会、朝拜、朝乾夕惕。

近义词:

封献、进贡、献艺、供奉。

反义词:

取献、掠夺、略取、劫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