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故的意思、无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故的解释

[without cause or reason] 没有原因

无故旷课

详细解释

(1).没有原因或理由。《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七德八戒》:“以 邓 之微,无故杀大国之君,使 楚 人举国而仇之,其亡不愈速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君子之於小人,谨备之而已,无故而触其锋,鲜不败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风不吹,树不摇,说你有缺点,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2).特指没有发生非常的变故。《周礼·地官·调人》:“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郑玄 注:“无故,谓无丧祸之变也。”《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昔 魏武 军中,无故作白帢,此縞素凶丧之徵也。”

(3).犹日新。《庄子·秋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晋 郭象 注:“无故,日新也。” 成玄英 疏:“虽復终而復始,而未尝不新。”一说犹无常、无定。 高亨 新笺:“故读为固。无故犹言无常、无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故"是汉语中表示"没有缘由或理由"的副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指行为或现象缺乏合理依据或直接诱因,常构成"无缘无故"的固定搭配。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没有缘故",强调因果关系的缺失。该词在古汉语中已见使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诸侯无故不杀牛"即用此意,表明行为需有正当性依据。

二、语义延伸

  1. 法律语境:特指不存在法定免责事由,如《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的"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其中"过错"即包含无正当理由的侵害行为。
  2. 社会规范:指违反公序良俗的无端行为,如《礼记·王制》载"诸侯无故不宴乐",强调礼仪制度中需避免无意义的消耗。

三、语用特征 常与否定性行为搭配使用,现代汉语语料库统计显示,"无故缺席""无故损坏"等负面搭配占比达83.6%,体现其警示性语用功能。在语法结构上多作状语,修饰动词短语构成"无故+动词"的典型句式。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20.
  2. 汉典网. 无故[EB/OL]. https://www.zdic.net/hans/%E6%97%A0%E6%95%85
  3. 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EB/OL].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a25cc8.shtml
  4. 国学大师网. 礼记·王制[EB/OL]. http://www.guoxuedashi.com/liji/5h.html
  5. 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现代汉语语料统计[DB/OL]. http://ccl.pku.edu.cn

网络扩展解释

“无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ú gù,主要含义为没有原因或理由,在不同语境中可延伸出更具体的内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无原因或理由
    指行为或事件的发生缺乏直接或合理的依据。例如:

    • 《礼记·王制》提到“诸侯无故不杀牛”,强调没有特殊原因不可随意行事。
    • 现代用法如“无故旷课”,即未请假或未说明原因缺席。
  2. 特指无变故
    用于描述未发生重大变故或灾祸的情况。例如:

    • 《孟子·尽心上》中“兄弟无故”指家人平安无灾。

二、哲学延伸

  1. “无故”的抽象含义
    在《庄子·秋水》中,郭象注解“无故”为“日新”,指事物不断更新变化的状态;成玄英进一步解释为“终而复始,未尝不新”。另有学者高亨认为“无故”即无常、无定,强调不确定性。

三、现代应用与扩展

四、注意事项

如需更全面例证,可参考《东坡志林》《搜神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鼻蕋伯瑜彩车操觚染翰测地卫星斥问雠柞祠具粗鲁打抱不平大月氏冬日夏云顿朽多罗叶富势罡气謌謡挂弓柺杖关门状硅谷酼鸡汉帝寒山蒿径接驾鸡黄禁防开路力可拔山螺丝拐驴唇马觜目光如电牛鬼蛇神旁枝末节欠债七留七力青雀鹊踏枝屈庄认死扣子升统沈郁顿挫首辅术计四清六活素牀太容太乙宫天机不可泄露体骸绾摄伟岸蔚炳违迕文无无继民侮蔑闲摇摇蟂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