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骨顽皮的意思、癞骨顽皮的详细解释
癞骨顽皮的解释
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使不着你癩骨顽皮,逞的精神,説的强词,公厅上捱杖子,胡攀乱指。”参见“ 癩肉顽皮 ”。
词语分解
- 癞的解释 癞 (癩) à 麻风病。 癣疥等皮肤病:癞子。癞皮狗(喻不要脸的人)。 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点的:癞瓜(即“苦瓜”)。癞蛤蟆。 笔画数:; 部首:疒; 笔顺编号:
- 顽皮的解释 ∶贪玩爱闹,不听劝导顽皮的小孩 ∶性情刁顽长舌顽皮村妇 ∶指鱼甲的坚硬顽钝详细解释.坚硬的表皮。《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 唐 皮日休 尝謁 归仁绍 ,数往而不得见。 皮 既
专业解析
"癞骨顽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形象色彩的方言词汇,其含义可拆解为两部分:
- 癞骨:源自"癞"与"骨"的组合。"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皮肤上生的恶疮或疥癣,如"癞痢头";"骨"在此处作比喻,指代人的品性或本质。《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形容人"本性恶劣"(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顽皮:本指儿童活泼好动,但在该词中与"癞骨"连用产生贬义转化,特指"不知羞耻的耍赖行为",如清代《醒世姻缘传》中"顽皮赖骨"的用法(来源: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组合后的完整释义为:形容人本性顽劣粗鄙,带着病态般的固执与无赖习性。该词常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代多用于方言中对无赖之徒的斥责,例如:"这癞骨顽皮的东西,整日偷鸡摸狗不知悔改"(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俗语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癞骨顽皮”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拼音:lài gǔ wán pí
- 字面解释:原指身患顽固的皮肤病(如顽癣),导致皮肤和骨骼失去知觉。
- 比喻义:形容人顽固不化、顽劣难驯,多用于贬义语境,指代难以管教或品行恶劣之徒。
2.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元代杂剧《杀狗劝夫》第四折,原文为“使不着你癞骨顽皮,逞的精神,说的强词”。
-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对某人顽劣性格的批评,如“这人真是癞骨顽皮,屡教不改”。
3.结构与延伸分析
- 词语结构:由“癞骨”(指被疾病侵蚀的骨骼)和“顽皮”(顽固调皮)组成,通过并列强化贬义色彩。
- 近义词:顽梗不化、桀骜不驯;反义词:温顺乖巧、循规蹈矩。
4.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该成语与古代学者董仲舒的传说相关,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后人附会。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戏曲文本(如《杀狗劝夫》)。
别人正在浏览...
哀死事生安抵安札邦比办公楼背负驳责池北偶谈揣摩创端穿针走线春泽窜辱大舅爷弹铗耳光焚钱烈楮卦肆国寳国别海上逐臭翰毛皇差黄紫徽言夹衩兼韵胶执瘕气借拟九罭捔目襕带邻人笛廪饷莅任流镝龙纱漏天瞒藏茅扉名族女妹抛调皮箧破产荡业洽和轻灭秋水濡沫撒拉濇脉述作铤走豚酒外朝官纹饰陷行小秀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