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要领。《淮南子·人间训》:“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虽然,人苟巨富,凡所欲得欲为者无不能, 洪 可谓握要以图哉。”
握要(wò yào)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握”和“要”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为“抓住关键或核心内容”,强调在理解或处理事物时把握其本质或要点。以下是具体释义:
动词性含义
指“掌握要点、抓住核心”。常用于描述对复杂信息或问题的精准提炼,如“发言握要”“分析问题需握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82页。
示例:
写总结需握要,避免冗长琐碎。
名词性引申
可指“关键、精髓”,如“此事的握要在于理清责任”。
来源:《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卷4第102页。
“握”:
本义为“用手攥住”,引申为“掌控、把握”。甲骨文字形像手持物,后演变为掌控抽象概念(如“握权”“握机”)。
参见:《说文解字注》,许慎(清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595页。
“要”:
原指“人体腰部”(《说文》:“身中也”),后引申为“关键、纲要”(如“要点”“要旨”)。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87页。
合成逻辑:
“握要”通过动作(握)与目标(要)的结合,形成“抓住核心”的动宾结构,体现汉语“以具体喻抽象”的构词特点。
词语 | 差异点 | 例句 |
---|---|---|
扼要 | 侧重“精简表述” | 报告内容扼要清晰。 |
提要 | 强调“概括提取” | 论文前需写摘要提要。 |
握要 | 突出“主动掌握关键” | 谈判中握要方能制胜。 |
学术文献:
“治学之道,贵在握要。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来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12卷。
官方文件:
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要求公文起草“握要务实,避免空话套话”。
来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颁布。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须握其大要,不可滞于章句。”
来源:《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卷十。
当代语境中,“握要”更广泛用于管理、教育等领域,如“握要领导力”“教学握要设计”。
“握要”作为汉语经典词汇,既承袭古义中对“核心”的把握,又在现代应用中强化了主动性与精准性,是高效沟通与决策的重要思维工具。
“握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ò yào,其核心含义是掌握要领,指在处理事务时抓住关键或核心部分。以下为详细解释:
“握要”强调从复杂中提炼核心的能力,既可用于学术研究(如读书方法),也适用于实际管理或决策场景。其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阿买本同末异变头摒挡恻悷超轶絶尘尘心啜菽慈慧当粗坌曡嶂嫡妾贰行蜂动贲露分丝析缕附服伏轼刚洁感恚根盘蔕结哥斯达黎加官盐寒涩黑鼠族合闻洪同怀娠华域货郎子鉴昭继继承承救经俊客峻卓克格勃离列挛蹇乱略煤球炉美谭面包牛箧前觉遣派牵凿耆旧清虚境诎柔容臭鞣酸三凈三山少年先锋队枢秘随脚俗韵文摊遐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