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斡难河的意思、斡难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斡难河的解释

也称 鄂伦河 , 鄂诺河 或 敖嫩河 。古称 黑水 ,为 黑龙江 上游之一。发源于 蒙古 小肯特山 东麓。是 蒙古 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 成吉思汗 即位于此。参阅《嘉庆一统志·黑龙江·山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斡难河(Онон гол)是亚洲东北部的重要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流经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最终汇入黑龙江(阿穆尔河),是黑龙江的三大源头之一。该河在历史与文化领域具有特殊地位,其名称源于蒙古语“Онон”,意为“发育”或“繁盛”,隐喻河流滋养流域文明的特性。

从地理属性分析,斡难河全长808公里,流域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河道蜿蜒穿越草原与森林地带,形成独特的生态过渡带。其水文特征表现为春季融雪期流量激增,夏季多降水补给,冬季冰封期长达五个月,这种周期性变化深刻影响着流域内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

历史维度上,该河流域是蒙古高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被尊为“成吉思汗”,标志着蒙古帝国的建立。这一事件被《元史·太祖本纪》明确记载:“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使该河成为蒙古民族统一的历史见证地。

在文化符号层面,斡难河被《蒙古秘史》称为“母亲河”,其水流声常被古代史诗比喻为战马嘶鸣。现代地质考察发现,河岸台地存有13世纪蒙古帝国时期的祭祀遗址,出土的鹿石与兵器残件证实了该流域在蒙古萨满信仰体系中的神圣地位。

当代地理志书记载,斡难河流域现为跨国自然保护区,中国《水经注疏》将其纳入跨境水系研究范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持续开展该河流域生态监测项目,相关成果发表于《西伯利亚地理学报》等权威期刊。

网络扩展解释

斡难河(又称鄂嫩河、鄂伦河、敖嫩河)是亚洲东北部的重要河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地理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地理特征

  1. 发源与流向
    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全长约808公里(蒙古境内298公里),流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向北流经蒙古和俄罗斯,与音果达河汇合形成石勒喀河,最终成为黑龙江上游之一。

  2. 名称演变
    古称“黑水”,后在不同语言中演变为鄂伦河、鄂诺河等名称,现代俄语称“鄂嫩河”(Онон)。

二、历史意义

  1. 蒙古发祥地
    该流域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在此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建立大蒙古国。
  2. 明代战役
    1410年,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曾在斡难河南岸追击本雅失里。

三、现代情况

四、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河流细节或历史事件,可参考权威地理文献或蒙古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鳌署白云司班谢薄少抃掌比干不胜桮杓不序不准臣衞打夥呆定稻秫搭配雕缛哆噅屙尿饵子翻着韤国容合不来嘿契后半天厚脸混斗魂帕活喇喇祸枣灾梨忽哨假告简落狐狸皛旷饥扰酒旂星控鲤了清链轮辽右遛步沦洄厖褫暮角牛口之下仆憎浅梦祛蠹除奸宂兵容恕慎默霜涉水月灯竦恧蒜台速途搨地钱天度五棱子无寥赖相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