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九子山的意思、九子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九子山的解释

即 九华山 。 唐 罗隐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诗:“王侯水暖鱼鳞去, 九子山 晴雁序来。”《太平御览》卷四六引《九华山录》:“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峯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 九子山 焉。” 明 李贤 《明一统志·安徽》:“ 九华山 ,在 青阳县 南,旧名 九子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九子山是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一座佛教名山,现称九华山。其名称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言:"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因山峰状若莲花,九峰簇拥如九子环抱而得名。据《青阳县志》记载,此山在汉代已有"陵阳山"之称,至唐天宝年间经李白赋诗后正式确立"九华山"之名。

地理特征上,九子山属黄山山脉支系,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体,经长期风化形成奇峰怪石景观。山中现存99座寺庙,其肉身宝殿供奉着地藏菩萨真身,被佛教徒尊为地藏菩萨道场。

文化内涵包含三重释义:一指山形九峰并立,如母子相携;二喻佛教"九品往生"修行次第;三合《周易》阳数之极的哲学概念。历代文人如刘禹锡、王安石等均有题咏,宋代《太平寰宇记》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

网络扩展解释

“九子山”是中国安徽省九华山的旧称,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九子山即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南,因山势层叠、九峰并列而得名。其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后因李白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而更名“九华山”。

二、历史背景

  1. 名称由来
    据《太平御览》记载,此山因“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得名“九子山”。
  2. 更名依据
    明代《明一统志》明确记载:“九华山在青阳县南,旧名九子山”。

三、文学引用

九子山常出现在诗词中,如:

四、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称,曾有山神的九个儿子在山上建造九座山峰,形成壮丽山景,后人以此命名纪念。


如需了解更多诗词引用或地理信息,可参考古诗文网及《九华山录》。

别人正在浏览...

白笔白足禅师宝像宝用鞴靫不劳而获补陁采办潺潺鉏剗挡调弹激彫虫小技彫飕地价税肚包独来独往法数丰芑黼帟干直枸榾馆地归俗颔颐汉乐府横向后稺煎迫结缆解送廊牙牢礼磊瑰不覉龙矩陋迹涅面扭扭屹屹辟仗虔恭颀大器局轻取然不人面竹仁寿镜涩苦色役山池声烈神思柿饼时政输租讨口子微号五剑无限大挦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