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节鞭的意思、铁节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节鞭的解释

铁制驱马物。形如竹节。 元 萨都剌 《寒夜闻角》诗:“野人一夜梦入塞,走马手提铁节鞭。”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注:“铁节鞭, 唐 李昌符 有《咏铁马鞭》诗,其序云:‘ 长庆 二年, 义成军 节度使 曹华 进,且曰得之 汴水 ,有字,刻“ 贞观 四年 尉迟敬德 ”诸字。’时 戎昱 亦共咏此题,则一马鞭而已。第其鞭製倣竹节为之,亦名节鞭,总指驱马物,并非兵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节鞭是中国古代兵器分类中的一种多节型打击器械,其名称由材质与形制特征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对"鞭"字的释义,该兵器属于"以铁或木制成,由多节组成的软兵器",其核心特征体现在"铁质"与"节状结构"两个层面。

从形制构造分析,铁节鞭通常由五至十三节不等的铁质短棒组成,各节之间以铁环串联,末端装有握柄。这种设计使其兼具钝器击打功能和软兵器的柔韧特性,《中国冷兵器图谱》记载其长度多在1.2-1.5米之间,单节长度随总节数增减而变化。

历史文献显示,铁节鞭的实战应用可追溯至唐代军制,宋代《武经总要》将其归入"铁链夹棒"类兵器。其使用技法包含劈、扫、缠、绞等动作,明代军事典籍《纪效新书》特别强调该兵器对骑兵的克制作用,指出"鞭之所至,可折马足"的战术价值。

在文化象征层面,铁节鞭作为传统武术器械,至今仍在八卦掌、少林拳等流派传承。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馆藏实物显示,其形制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冶金工艺与军事战术的协同发展。现代武术竞赛中,铁节鞭套路被列为传统器械比赛项目,相关技法载入《中华武术大辞典》器械篇。

网络扩展解释

“铁节鞭”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不同语境综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字面本义与历史用途

  1. 驱马工具
    根据汉典等权威资料,铁节鞭是古代一种铁制的驱马器具,形似竹节,主要用于驾驭马匹。元朝诗人萨都剌在《寒夜闻角》中提到“走马手提铁节鞭”,印证了其作为马具的用途。唐代李昌符的《咏铁马鞭》也表明,此类器具多刻有铭文,但并非兵器。

  2. 形制特征
    其名称源于外形,鞭身由多节铁条连接,类似竹节结构(部分文献称“节鞭”),长度灵活,便于单手使用。


二、引申与扩展含义

  1. 武术武器
    在民间武术或文学作品中,铁节鞭被描述为一种兵器,如《三国演义》中黄盖使用的铁鞭(与铁节鞭可能混用),具有攻击性功能。但需注意,这种用法更多是后世对“鞭”类武器的泛化,与历史记载的马具属性存在差异。

  2. 成语误用
    部分资料提到“铁节鞭”象征坚定不移的品质,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的比喻义,需谨慎使用。


总结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挨光办事大臣背运超级市场车戟痴叔串饮垂头拓翼垂文漼溰滴粉搓酥地上茎二声干贶冠上履下孤驿宏休环运花叶毁风败俗鉴衡简隽郊虞解比继舅近型捐项枯槁馈荐揽储牢九勒卒连保憀慄廪锡六马仰秣铝矿煤窰面尽杪头靡侈气懑青林黑塞遒上欺侮揉藉沙滤池善后局生贤施事手印四豪苏李外朝瀇滉王居偎并屋翼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