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碑的意思、卧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碑的解釋

(1). 明 洪武 二年诏境内立學,十五年禮部頒學校禁例十二條,禁生員不得幹涉詞訟及妄言軍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學宮 明倫堂 之側,稱為卧碑。 清 順治 九年又另立條款八項,頒刻學宮,稱為新卧碑。《明史·選舉志一》:“﹝ 洪武 ﹞十五年頒學規於國子監,又頒禁例十二條於天下,鐫立卧碑,置 明倫堂 之左。其不遵者,以違制論。”《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國家明經取士是何等大典!況且‘士先器識’,怎的這等不循禮法?不守‘卧碑’?”

(2).泛指镌刻各種禁例的石碑。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又有 神烈山 , 世宗 所封樹;卧碑自 崇禎 ,禁約煩聖諭。”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故 純皇帝 欽依祖訓,凡八旗、射處,皆立卧碑以示警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卧碑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指平置于地面或基座上的長方形石碑,常見于古代文教場所、陵墓或紀念性建築中。根據《漢語大詞典》定義,卧碑“形制扁長,與豎立碑碣相對”,其名稱源于“卧”字的平放形态特征。

從曆史淵源看,卧碑制度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頒布《卧碑文》,镌刻八條學規立于全國儒學,規範士子言行,成為古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實物見證。此類卧碑多選用青石材質,長約2米,寬1米,表面打磨平整,便于镌刻大量文字。

在文化功能層面,卧碑承載三重價值:

  1. 制度載體:作為官方文告的物質形态,如清代地方官署門前的《聖谕廣訓》卧碑;
  2. 紀念标識:陵墓神道兩側記載墓主生平的叙事性卧碑;
  3. 空間構件:園林建築中兼具裝飾與界分空間作用的景觀元素。

現存典型實例包括曲阜孔廟明倫堂前的洪武卧碑,以及北京國子監遺址保存的清代《訓饬士子文》卧碑。據《中國古代碑刻制度研究》記載,這類卧碑的文本内容多由禮部審定,體現着古代“刻石為訓”的治理傳統。其形制規範在《大明會典》《清會典》中均有明确記載,碑首多雕雲龍紋,碑身四緣飾以纏枝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卧碑”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引申意義:

一、字面含義(曆史實物)

  1. 明清時期的學規石碑
    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間,朝廷為約束生員行為,在學宮明倫堂旁立碑刻禁例。例如: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頒布十二條禁例,禁止生員幹涉訴訟、妄議軍政等。清代順治九年(1652年)又新增八項條款,稱“新卧碑”。

  2. 泛指禁例石碑
    後擴展為镌刻各類規章制度的石碑,如清代在八旗射獵處立碑警示。


二、引申含義(成語比喻)

象征文化衰退或事物被忽視
取“石碑傾倒”的意象,比喻曾經重要的事物失去關注與重視,如傳統文化、曆史遺迹等未被妥善保護或傳承的狀态。


三、補充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與文學比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柴潁超大型潮湧抽穗存訪德綏端誠頓困芳氣番蕉墳包幹兒革選哈屯訇殷圜門畫妖尖擔兩頭脫較略嬌情結襪解語花觐飨摎蓼苛尅課輸脍殘貿售悶忿茗粥偏裨批租乾安泣麟群見取事日黃簿三秦三蘇舢舨沈泳適備試翼踏看陶緼慝僞田稼跳到黃河洗不清條柯團體賽團雪散雪辭尪劣宛引韋弦下地幔舷邊陷堕象奴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