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虀的意思、瓮虀的详细解释
瓮虀的解释
见“ 瓮齏 ”。
词语分解
- 瓮的解释 瓮 (甕) è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瓮。酒瓮。菜瓮。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瓮牖(弖 )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姓。 笔画数:; 部首:瓦; 笔顺编号:
- 虀的解释 虀 ī 古同“齑”。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瓮虀(wèng j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由“瓮”与“虀”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装腌菜的陶瓮,常引申为清贫简朴的生活境况。以下从词义、典故及文化象征角度分述:
一、字义解析
- 瓮(wèng)
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常用于储水、腌菜或盛酒。如《说文解字》释:“瓮,罂也。”
- 虀(jī)
本义为切碎的腌菜、酱菜,后泛指粗劣的食物。如《玉篇》注:“虀,腌菜也。”
复合词“瓮虀”即指腌制菜蔬的陶瓮,象征饮食简陋。
二、典故溯源与文化象征
该词因北宋名臣吕蒙正的典故广为流传。据《宋史·吕蒙正传》载,吕蒙正未仕时贫居洛阳,每日以“瓮虀”充饥,却苦读不辍。其《破窑赋》中“饘粥餬口,齑盐度日”之语,更成为清寒生活的经典写照。后世遂以“瓮虀”代指:
- 清贫之境:如陆游《病中夜赋》诗“瓮虀未厌贫滋味”,喻安于贫俭。
- 寒士操守:文人以此自喻淡泊名利,如《幼学琼林》称颂吕蒙正“瓮虀充饥,贤士不忘贫贱”。
三、现代释义与用法
《汉语大词典》释“瓮虀”为:
装腌菜的陶器,借指粗劣的食物或清贫生活。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叙述,如:
“他虽身居高位,仍怀瓮虀之志,不改初心。”
参考资料: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顾野王《玉篇》(国学导航数据库)
- 脱脱《宋史·吕蒙正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 程登吉《幼学琼林》(上海古籍出版社)
-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瓮虀”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角度进行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指用瓮(陶制容器)盛放的黄齑(咸菜),常用于形容极其简朴或清贫的生活状态。
- 异体写法:也作“瓮齑”,两者含义相同。
2.引申与象征
- 象征薄禄:在宋代文献中,该词常比喻微薄的俸禄或物质匮乏。例如陆游诗句“三百瓮齏消未尽,不知更着几年还”中,用“瓮齏”暗指自己清贫的官禄。
- 成语延伸:成语“三百瓮虀”进一步强调长期以咸菜度日的贫困生活,其中“三百”为虚指,表示数量庞大。
3.语言结构
- 构成方式:作为单独词语时,“瓮虀”是名词短语;在成语中则与数量词结合,形成“形容词+名词”的固定搭配。
4.文化背景
- 该词反映了古代文人以简朴生活自况的传统,尤其在诗词中用于表达安贫乐道或仕途不顺的心境。
总结来看,“瓮虀”既是对物质生活的具体描述,也承载了文化隐喻,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双重含义。如需了解相关成语的完整列表,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卬燥白天寿抱膝别怀笔杆儿冰堂酒宾幕钹子仓遽超渡垂衣裳粗浅大遐抖索短道儿分守要津福持公牒公共财产宫沟躬亲瓜瓞过涉汗渍渍候兵后旍鹄卵或许浆糗监市憿絶譤蔽戒业镜清棘盆举炮抗震苛墨可心浪头六狄龙华三会靡常拈阄匏尊披霄决汉迁固衾裳轻重量级曲恩丧仆深林慑息屠残颓阙推问微和鲜缟晓霞妆西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