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垂衣裳的意思、垂衣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垂衣裳的解释

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汉 王逸 《机赋》:“帝 轩 龙跃,庶业是昌。俯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无为称於华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适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餘议。”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恭纪》诗之二:“畊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垂衣裳”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政治治理层面(原始含义)

出自《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1. 本义:指黄帝、尧、舜等圣王通过制定服饰制度(上衣下裳象征天地秩序),确立礼制以治理天下。
  2. 引申义:后演变为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即通过礼制规范而非强制手段实现社会安定。如《论衡·自然》提到“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

二、个人修养层面(衍生含义)

现代用法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人谦逊、恭敬的态度:

补充说明

两种解释分别对应政治哲学与个人行为规范,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垂衣裳》是一个由垂、衣、裳三个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衣裳下垂、垂挂。 接下来分别来拆分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其中,“垂”字的部首是土,总共有8个笔画;“衣”字的部首是衣,总共有6个笔画;“裳”字的部首是衤,总共有11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邶风·垂衣裳》一篇。在这篇诗中,垂衣裳被用来形容妇女垂下衣裙的姿态,表达了妇女轻盈、娴静的形象。 在繁体字中,“垂衣裳”保持了和简体字相同的形状和意思,并没有什么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同样是与现在的写法相同,只不过在字的形状上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她穿着一袭白色长裙,垂衣裳显得温婉而端庄。 一些与“垂衣裳”相关的组词包括:垂柳、衣裳、长裙等。 与“垂衣裳”近义词有:垂袖、垂裳、垂衣等。 反义词则是与垂衣裳相反的词语,例如:扬衣裳、抬头挺胸。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