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亲的意思、躬亲的详细解释
躬亲的解释
[attend to personally] 亲自动手做
事必躬亲
详细解释
亲自;亲身从事。语本《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躬亲职此于上,而万民听生善于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逮於 轩辕 ,圣德尤高,而躬亲征伐,至於百战。” ********* 《孙文学说》第七章:“君不必事事躬亲。”
词语分解
- 躬的解释 躬 ō 身体。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笔画数:; 部首:身; 笔顺编号:
- 亲的解释 亲 (親) ī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婚姻:亲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感情好
专业解析
“躬亲”的汉语词典释义
“躬亲”是汉语中的动词性短语,由“躬”与“亲”两个语素联合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躬”本义为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亲”则指“亲身、直接参与”。两者结合后,“躬亲”表示主体不假手他人,亲自处理事务,强调亲力亲为的态度。
语义与用法解析
- 词义核心:突出主体对事务的直接参与,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例如《礼记·月令》中“躬耕帝籍”,即指帝王亲自耕作以示重视。
- 结构类型:联合式合成词,词性为动词,常作谓语,如“事必躬亲”。
- 语用场景:多用于描述领导、长辈或重要人物身体力行的行为,含褒义色彩。例如《汉书·文帝纪》载“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以“躬亲”体现责任担当。
权威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躬亲”释为“亲自去做”,并标注其联合构词特征。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强调“躬”与“亲”的互文关系,指出两者叠加可强化“亲自”含义。
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亲为、亲力、亲行
- 反义词:委任、托付、假手于人
网络扩展解释
“躬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含义:指亲自去做某事,强调不假手于人、亲身参与的态度。
- 构成:由“躬”(亲自)和“亲”(亲身)两个同义字组成,属于同义复词。
详细解析
-
来源与典故
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意为若不亲自处理事务,民众便不会信任。汉代文献如《汉书》中也有“躬亲节俭”的表述,体现其历史渊源。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领导者或负责人亲自处理事务,如“事必躬亲”。
- 适用于强调敬业、负责的态度,例如“延医量药,事事躬亲”(《文明小史》)。
-
语言特点
- 属于书面语,多用于正式语境。
- 近义词为“亲力亲为”,反义词可理解为“委任他人”。
例句参考
- 现代用法:
“局长事必躬亲,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 古代用法:
“陛下躬亲节俭,动合天德。”(《汉书》)
“躬亲”强调身体力行的责任感,多用于褒义语境。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演变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氏庐变豹变礼避灾不共撑门面趁节出充啜息耽槃都铎王朝放缺飞驼分诉赙马膏柱共用雚筋果酒古冶海狮宏拓画面黄瓜俭岁渐台矫励教子嘉庸杰表进步决明子坑煞裈带冷土荒堆理称留饮马爬梦像磨擦恁时配社偏跛浅机清畅秋汛鹊弓缺蚀软乎桑雍三翮六翼森凉糁盆饰诈送信儿渟蓄童颜危言正色无宰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