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委国的意思、委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委国的解释

(1).谓把国家的统治权交给别人。《战国策·魏策四》:“ 魏 委国於王,而王不受,故委国於 赵 也。”《史记·伍子胥列传》:“使大夫 种 厚币遗 吴 太宰 嚭 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2).指以国事相托。《战国策·韩策一》:“ 韩氏 先以国从 公孙郝 ,而后委国於 甘茂 ,是 韩 ,公之讎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吾意 定公 因是而惧,改前辙以自新,委国圣人之不暇也。”

(3).放弃君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襁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 汉 王充 《论衡·答佞》:“ 伯成子高 委国而耕, 於陵子 辞位灌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委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1. 移交国家统治权
    指将国家政权或管理权主动交给他人。例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越国“求委国为臣妾”,即越国向吴国求和,愿将国家统治权交出。这一用法多见于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

  2. 以国事相托付
    强调对国家事务的委托,如《战国策·韩策一》提到韩国“委国于甘茂”,即委任重臣处理国政。此类用法多涉及政治信任关系。

  3. 放弃君主之位
    汉代文献如《春秋繁露》记载君主“退让委国而去”,指主动放弃君位,带有让贤或避世的含义。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委国”有时被引申为成语,形容国家陷入危难时被迫依附他国,但这一用法属于现代扩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建议参考《汉典》或《战国策》等古籍原文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委国》的意思

《委国》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被割让、割地、割让土地或被迫丧失领土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委国》的拆分部首是女字旁,部首的意思是指该字所属的部首的名称。《委国》的笔画数为11画,笔画数指的是书写该字所需笔画的数量。

来源

《委国》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其中,「委」字表示割让、割地,而「国」字则表示一个国家。

繁体

《委国》的繁体字为「委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的朝代、地域会有略微的差异。在古代,「委国」的写法可能是「委國」或其他变体。

例句

1. 战争结束后,该国被迫割让一部分领土,成为委国。

2. 这是一个曾经被列强割让过领土的委国。

组词

1. 割让:指国家将一部分领土或权益交给他国。

2. 损失:指国家在战争、交涉等过程中失去的领土或权益。

近义词

割地、割让、丧失领土

反义词

收复、夺回、保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