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石的意思、担石的详细解释
担石的解释
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吾见担石矣,未见 雒阳 也。” 唐 王勃 《上郎都督启》:“性恶储歛,家无担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銖积錙累,得四十金,鎔为四鋌,祕缄之,而对人自诉无担石。”
词语分解
- 担的解释 担 (擔) ā 用肩膀挑:担水。 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原谅;.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担 (擔) à 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 中国市
- 石的解释 石 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
专业解析
"担石"的汉语词典释义
"担石"是一个古汉语复合量词,由两个容量单位"担"和"石"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微小的数量或极其有限的储备。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
本义与容量单位:
- 担 (dàn): 古代容量单位。一担通常等于十斗(一说百斤)。《汉语大词典》释"担"为"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或"一百斤为一担" 。
- 石 (dàn): 古代容量单位,也是重量单位(作为重量单位时读shí)。作为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汉语大词典》释"石"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 组合义: "担石"合称,字面上指一担一石的粮食,表示数量极少。《辞源》释"担石"为"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少的积蓄" 。
-
引申义与常用语境:
- 形容储备极少或家境贫寒: 这是"担石"最主要的引申义。常用来形容家中粮食储备极少,仅够糊口,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暗示贫穷或缺乏积累。例如成语"无担石之储"(家中连一担一石的粮食储备都没有)或"家无担石"(家中没有微少的存粮),均形容极其贫困。《汉语大词典》明确列出"形容粮食为数不多"的义项 。
- 比喻微小的数量或能力: 由"微少"之意引申,可用于形容数量、财力、能力等方面的微不足道。如"担石之储"可泛指微薄的积蓄,"担石之能"指微小的才能。
-
现代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担石"作为独立的量词已极少使用,其含义主要保留在成语或固定表达中,如"家无担石"、"无担石之储"等,用以形容家境贫寒、毫无积蓄的状态。这些成语带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和古典意味。
"担石"本为古代容量单位"担"和"石"的合称,指代一担一石的粮食。因其数量微小,引申为形容储备极少、家境贫寒,并进一步比喻微小的数量或能力。其核心语义聚焦于"微少",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在"家无担石"、"无担石之储"等成语中,用以强调贫困或匮乏。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或纸质版) - 查询"担"、"石"、"担石"词条。
- 《辞源》(修订本) - 查询"担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担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基本含义
- 读音:根据权威古籍和词典(如汉典、诗词古文网),“担石”的正确读音为dān dàn()。
- 基本含义:指“一担一石之粮”,比喻极小的数量,常用于形容家境清贫或储备极少。例如《后汉书》记载“家无担石”,即家中连微薄的粮食储备都没有。
二、详细解释
-
比喻微小:
源自古代计量单位“担”(约100斤)和“石”(约10斗),两者均为较大的容量单位,但“担石”连用却表示极少,形成反讽。如《三国志》提到华歆“家无担石之储”,凸显其清廉()。
-
古文献用例:
- 扬雄《法言》:“吾见担石矣,未见雒阳也。”
- 王勃《上郎都督启》:“家无担石。”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描述老儒“自诉无担石”()。
三、使用场景
- 文学描述:多用于古籍中,强调物质匮乏或谦称自身能力微薄。
- 现代误用:部分网络词典(如查字典)误读为dān shí,解释为“承担责任”,但此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担重任”的混淆()。
四、总结
“担石”在权威古籍中均指向微小的数量,读音为dān dàn。若需引用,建议以汉典、诗词古文网等来源为准。若需了解其他解释,可查看相关搜索来源(如、6)。
别人正在浏览...
本师编纂博习惨愦抽沙盗铃掩耳點天燈琱辒貂茵饭物发悬梁飞鈎符曹黼帏干旌供电拱形鼓说含叹鸿俦黄米火箭炮夹壁借书留真烬溺金筒击赏狂瞀林逋麟阁临摄落力马服子没吃茶侔拟南北司奴化千金一壶启机穷幽崷崪让果桑乾仕道视人如子数不清顺道者昌,逆德者亡四海皆兄弟四匝殄瘁听然涂归微薄务工五御五云翔抱响石显浅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