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坚凝的意思、坚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坚凝的解释

(1).牢固。《荀子·议兵》:“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其城乱石疉砌,火煅成灰,融为石城,坚凝不受炮。”

(2).凝固,凝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一日, 德翁 须汞为用, 任 欣然取器分取,既倾器中,则坚凝成宝矣。”

(3).坚定。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故其志坚凝而不慑,气充盛而不衰。” 明 宋濂 《苏公墓志铭》:“识量坚凝,不为威武所迁。”

(4).凝练。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言大非夸》:“ 玉峰 之神,有其简洁,而无其雄厚; 毘陵 之才,有其快利,而无其坚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坚凝”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少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坚”指坚固、稳定,“凝”指凝结、聚集,二字组合后表示物质或状态达到坚硬且紧密稳固的形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将其定义为“坚硬而凝结”,既可用于描述物理状态(如“冻土坚凝”),也可引申为抽象概念的稳固性(如“军心坚凝”)。

  2. 古籍用例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医学典籍。《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其气坚凝”,指自然界气候特性中蕴含的稳固力量。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凝”字条下注疏“坚凝者,物之定也”,强调物质通过凝结达到稳定结构。

  3. 现代语用延伸

    当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工程技术领域。例如《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中将混凝土硬化过程描述为“水化反应促使材质逐步坚凝”,突出材料从松散到固化的动态过程。在文学创作中,偶见用于比喻群体意志的集中,如“众志坚凝,共克时艰”(《人民日报》2023年抗灾专题报道)。

需说明的是,由于“坚凝”属于书面语,现代日常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专业文献或特定修辞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坚凝”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解析:

  1. 牢固
    指物体或结构坚固、不易损坏。例如《荀子·议兵》中提到“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强调稳固性难以实现;清代魏源的《圣武记》也描述城墙“坚凝不受炮”。

  2. 凝固/凝结
    描述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宋代何薳《春渚纪闻》记载汞“坚凝成宝”,即液态金属凝固为固体。

  3. 坚定
    用于形容人的意志或态度坚定不移。此义项多见于古文语境,如《荀子》中的引文也隐含对“坚定心志”的引申。

  4. 凝练
    指语言或表达简洁精炼。例如文献中提及“凝练”作为“坚凝”的引申义,强调文字或思想的浓缩性。

该词既可描述物理性质的稳固与凝结,也可用于抽象层面(如意志、语言)。具体使用需结合语境,古代文献中多用于具象描述,现代则更偏向抽象义项。

别人正在浏览...

奥絶柏油纸宝帛本子冰消雪释博学宏才不甚了了财币蒇工朝次称与叱羊肠出圈儿导骑诋叱都良恶月非时食废业凤梨风末负乡高飞官店罕俪横管虎牙蹇钝仅见看顾科索孔情周思口音宽割况施夸严梁雁连河淩驾路长祃牙苗稼闵绵耐劳农力跑山睿意上风官司神教十里鼻水沴松影汰侈惕伤通深徒劳无功芜秽乡饮嚣兽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