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讽的意思、微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讽的解释

微言劝谏;暗中讽喻。《韩非子·内储说下》:“ 吕仓 , 魏王 之臣也,而善於 秦 荆 ,微讽 秦 荆 令之攻 魏 ,因请行和以自重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昔 齐威 酣乐,而 淳于 説甘酒; 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 元 顾瑛 《至正十一年冬秉烛相对如梦寐》诗:“谈玄味妙理,謔笑杂微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微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劝谏或讽刺,通常不直接表露意图,而是借助隐喻、暗示等手法传递态度。例如《韩非子》中记载的谋士通过暗中引导他国攻魏来达到政治目的,即属于“微讽”策略。

2. 文学与修辞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微讽常表现为幽默或巧妙的语言形式。如刘勰《文心雕龙》提到,宋玉在《好色赋》中通过描写美色暗讽楚襄王的奢靡,既保留体面又传达批判。这种手法在古典文学中多用于规避直接冒犯,同时引发读者思考。

3. 现代语境扩展
当代使用中,“微讽”可延伸为带有幽默感的挖苦或调侃,例如通过反语、双关等表达对某些现象的批评。其核心仍在于“隐而不露”,但更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和互动性。

4. 与直接讽刺的区别
不同于尖锐的讽刺,微讽更注重迂回和留白,需结合语境理解深层意图。例如元稹诗句“谈玄味妙理,谑笑杂微讽”即展现了学术讨论中夹杂委婉劝诫的场景。

总结
该词兼具劝谏与讽刺的双重性质,既可用于政治谋略(如古代纵横家策略),也常见于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是一种融合智慧与语言技巧的表达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微讽的意思

微讽是指以微妙的方式表达讽刺、讥讽的意思。它通常是通过模糊的言语、非直接的描写或者幽默的表达手法来达到讽刺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微讽的部首是言字旁,拆分后可以分为言字旁和分部两个部首。言字旁的拼音是yan(yán),分部的拼音是fen(fēn)。

微讽的笔画数是10画,其中言字旁有4画,分部有6画。

来源和繁体

微讽是现代汉语词汇,常用形式为简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微讽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它的古体字为薇蕉,并且常常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这些古体字表达了微讽的意思,只是在字形上有所差异。

例句

1. 他的言辞虽然温和,却充满了微讽之意。

2. 她巧妙地运用了微讽的手法,轻松地戳破了对方的谎言。

3. 这幅作品通过隐晦的细节展现了一种微妙的微讽。

组词

微讽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为新的词语,例如:微讽小品、微讽文章、微讽漫画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讽刺、挖苦、嘲笑等。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正面表达、直接称赞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