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碌碡。 赵树理 《三里湾·万宝全》:“场磙就是打粮食场上用的碌碡磙。”参见“ 碌碡 ”。
“碌碡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传统农具。以下为详细解释:
即“碌碡”,指一种石制农具,通常为圆柱形,用于打谷场中脱粒、碾压谷物或平整土地。例如赵树理在《三里湾·万宝全》中描述:“场磙就是打粮食场上用的碌碡磙”。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文学引用,可参考《三里湾》等作品原文。
碌碡磙(lù zhuō gǔ)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碌碡和磙子。碌碡是一种用于研磨谷物的石磨,磙子则是用来推动石磨的筒形工具。因此,碌碡磙这个词表示了一种传统的农具或研磨机械。
碌(石):由石字旁构成,共5笔。
碡(石):由石字旁和一个主音“豖”构成,共12笔。
磙(石):由石字旁和一个主音“袞”构成,共15笔。
碌碡磙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农民使用碌碡磙来研磨谷物,以便制作食物。繁体字“轆轤磻”是对碌碡磙的传统繁体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改革。古时候的碌碡磙写法如下:
碌:辶⺹一去,即可得到“碌”字。
碡:石卣睪,即可得到“碡”字。
磙:石袞胡,即可得到“磙”字。
1. 农民们使用碌碡磙把原料研磨成粉末。
2. 爷爷回忆起年轻时曾经用碌碡磙磨谷物的场景。
3. 这座博物馆展示了古代的农具,包括碌碡磙。
组词:碌碡研、磙子。
近义词:碾磙、磨碾。
反义词:石磨、石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