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拒绝甘美的食物与众人分享少量的东西。谓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
拒绝甘美的食物,与众人分享少量的东西。谓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汉书·司马迁传》:“以为 李陵 与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颜师古 注:“自絶旨甘,而与众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 唐 王维 《与工部李侍郎书》:“宿昔贵公子常下交布衣,尽礼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饭,汲汲于当世之士,常如不及。” 清 钱谦益 《李长蘅墓志》:“ 长蘅 事母,色养甚备,敬其长兄,抚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难能者。”亦作“ 絶少分甘 ”。《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 宋均 注:“少则自絶,甘则分。”亦省作“ 絶甘 ”。 唐 刘禹锡 《代武中丞谢赐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絶甘分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ué gān fēn shǎo,其核心含义是自己拒绝享受甘美的食物,将有限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常用于形容不图个人享受、待人优厚的品德。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面意义
引申义
比喻克己待人,优先考虑他人需求,常用于赞美领导者或品德高尚者与下属、同伴共享资源的情操。
通过这一成语,可体现中华文化中推崇的集体精神和克己待人的价值观。如需更多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原文或相关古籍注解。
《絶甘分少》是一个中国古代成语,意思是一个人的心胸坚毅,对甜美的享受没有太多要求。
《絶甘分少》的部首是绝,共有7个笔画。
《絶甘分少》典故源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意指孟子荀卿辩论时,荀卿说:“吾与汝并入秦也,积粟如山,犹今日不足夜食。”孟子回答:“仰设而已矣,何必如是甘。”后来,这句话成为形容心胸坚毅、不嗜甜者的成语。
絶甘分少(繁体字写法)
絶甘分少(古汉字写法)
他是个绝甘分少的人,对于享受没有太多的要求。
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
洒脱、大度、豪爽
纠结、计较、小心眼
冰莹尺树寸泓尺一诏重光虫篆传国磁带独劲匪穴风旗改视高步阔视恭谢官民诡和晖晖郊原假王睫睫疥癞静鞭静密拘究空壁库容拉比篮舆猎角离垢地梨园戏卖串儿漫钞濛昧密谟南人内消强醉洽愿啓程碛磈荣升伤疻山藷诗境四恩算帒通式通宵歪七竪八往前文房四士文衡缊缕无辜鸟相赢小猴儿虾青瓷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