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具的意思、完具的详细解释
完具的解释
完整;完备。《汉书·王莽传下》:“府藏完具,独 未央宫 烧攻 莽 三日,死则案堵復故。” 宋 苏洵 《几策·审势》:“况今以天子之尊,藉郡县之势,言脱於口而四方响应,其所以用威之资固已完具。”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苦闷的象征>》:“就全体的结构看起来,大约四篇已算完具,所缺的不过是修饰补缀罢了。”
词语分解
- 完的解释 完 á 全:完备。完全。完整。完善。完好。完璧归赵。覆巢无完卵。 尽,无:用完了。煤烧完了。 做成,了结:完毕。完成。完结。 交纳:完粮。完税。 姓。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具的解释 具 ù 器物:器具。 备有: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备,办: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专业解析
完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文言词汇,其核心意义围绕“完整、完备”和“准备、具备”展开,具体释义如下:
-
完整;完备:
- 此义项强调事物齐全无缺、样样具备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物品的齐全、制度的完善或条件的充分。例如,《汉书·王莽传》中“府藏完具”意指仓库中物资储备齐全充足。宋代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提到“更须诸处应副钱物,使之完具”,强调需要各处调拨钱物使(安集措施)完备。
-
准备;具备:
- 此义项侧重指将所需之物置办齐全或使之达到完备状态的动作过程。如《宋史·职官志》记载:“三省、枢密院、六曹、寺、监、百司仓庾、场库、储积供帐之数,月终则具报,岁终则会考,使有无完具,不至匮乏。”这里的“完具”即指确保储备充足完备。
总结与辨析:
“完具”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与“完备”、“齐全”、“具备”相近,但更具书面语和文言色彩。理解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侧重指静态的“完备状态”还是动态的“准备齐全”过程。
参考资料:
- 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对“完具”条目的解释及引用的历史文献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完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 含义:指事物完整、齐备,没有缺失。
- 构成:由形容词“完”(完整)和动词“具”(具备)组合而成,强调事物已达到完备状态。
详细释义
-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 《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府藏完具,独未央宫烧攻莽三日,死则案堵复故。”,意为府库物资保存完整,仅有未央宫被烧毁。
- 宋代苏洵《几策·审势》提到:“其所以用威之资固已完具”,指权力基础已完备。
-
现代用法与例句
-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评价文章结构:“大约四篇已算完具,所缺的不过是修饰补缀罢了。”
- 其他现代用例如:“中学修身科重在完具国民之品格”,强调培养完整的品德。
使用场景
- 描述事物完整性:如“手续完具”“证据完具”。
- 学术或文学表达:多用于书面语,如历史、哲学领域的分析(例:“性者自然完具”)。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完备、齐全、完整。
- 反义词:残缺、欠缺、疏漏。
权威性说明
- 主要依据《汉书》等古籍及权威词典(如汉典),低权威来源(如查字典、诗文迷)的补充信息需谨慎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并发症不腐不置可否铲铗垂盼锄治聪朗道扰伄儅掉刀东声西击洞泄飞毬丰雅奋庸府种绠短龟蒙花巧护尾监本脚鸭子京广线疾学居业克嗣良裘拉丁美洲镂绘禄俸螺鬟烟发蛮船曼胡嫚辱髦节懵憕明光锦拈酒暖流偏徇擗易千差万错凄恨轻淳青鲲勤拙畎夷市猾受讬手制输纳谭延通赂卫蔽尾花威祸五让闲拔闲日萧律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