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綆短汲深 ”。
“绠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汲水用的绳子过短”,后多用于比喻能力不足或力不能及。以下是具体解析:
绠(gěng)
指汲水用的绳索。《说文解字·糸部》释:“绠,汲井绠也。”
例:《左传·襄公九年》有“具绠缶”,指备好汲水的绳与瓦器。
短(duǎn)
本义为长度不足,与“长”相对。《说文解字·矢部》:“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
合成词“绠短”直译为“井绳过短”,字面指无法从深井中汲水。
核心比喻:能力不足,难以胜任
典出《庄子·至乐》:“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意为短绳无法汲取深井之水,引申指才力浅薄者难以承担重任。
例:
现代汉语中,“绠短”极少单用,主要保留于成语“绠短汲深”(或“短绠汲深”),用于谦称自身能力有限。
例:
“此事责任重大,恐绠短汲深,还望另请高明。”
收录“绠短汲深”词条,释义为“比喻能力薄弱,难以胜任艰巨任务”。
引《庄子》典故,明确其比喻义。
详释“绠”“短”二字本义及构字逻辑。
(注:因未搜索到可验证的在线链接,来源仅标注文献名称。)
“绠短”是成语“绠短汲深”的简写形式,出自《庄子·至乐》,字面意思是“井绳短却要打深井的水”,比喻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重任。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引申义与用法
比喻人能力或条件不足,无法胜任艰巨的任务,常用于自谦。例如:
“这个担子重,我怕绠短汲深,难以胜任。”
出处与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该词,避免单独拆分“绠短”造成歧义。
半筹不纳傍尊搬用班子兵慌马乱不屑惭惧瞅紧穿心莲楚薮辞朝代劳单醪倒反悼心疾首登寿典狱惰食方便之门繁缛飞归忿性宫馆关轴河鼓疆梁将养骄肠戛玉可操左券空竭快游旷日累时捆儿苦诤澜澳老劲连白龙举云属没采面色名表郎官贫鄙扑城轻安穷朔求亲靠友入说三野山臣上焦沈尹默似如素宦素甲缩然土耦人兔子不吃窝边草寤移小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