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奋庸的意思、奋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奋庸的解释

谓努力建立功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孔 传:“奋,起;庸,功;载,事也。访羣臣有能起发其功,广 尧 之事者。” 蔡沉 集传:“言有能奋起事功,以广 帝尧 之事者,使居百揆之位。”《晋书·束晳传》:“ 稷 契 奋庸以宣道, 巢 由 洗耳以避禪。” 唐 张说 《过晋阳宫应制奉和》诗:“ 太原 俗尚武, 高皇 初奋庸。” 宋 陆游 《贺吏部陈侍郎启》:“将期共政,以责奋庸。” 明 文徵明 《祭黄提学文》:“盖将达其致用之材,必欲致之奋庸之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奋庸”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奋”在《说文解字》中训为“翬也,从奞在田上”,本义指鸟类振翅高飞,引申为振作、发扬之意。“庸”在《尔雅》中释作“常也”,原指日常劳作,后衍生出功绩、才能等义项。二字结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振作才能”。

二、经典文献释义 该词典出《尚书·舜典》:“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汉代孔安国注曰:“奋,起;庸,功也。”此处指群臣当奋发建立功业以光大帝尧的事业。宋代蔡沈《书集传》进一步阐释:“奋庸者,起其功。”可见其核心含义是发挥才能、建立功业。

三、现代语义流变 在当代《汉语大词典》中,该词被列为历史词条,释义为“谓建立功业”,主要用于书面语境表达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古汉语学者王力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特别指出,该词常见于君臣对话的政论语境,具有鲜明的儒家经世思想特征。

四、文化语境应用 唐代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中“奋庸登琐闼”之句,即化用此典表达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论及“士当奋庸以熙载”,延续了该词的经世致用内涵。这些经典用例印证了该词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

网络扩展解释

“奋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奋庸”指努力建立功业,强调为实现目标而持续奋发、勤勉不懈的状态。现代多用于形容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在事业或理想追求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态度。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三、字词解析

  1. 奋:本义为振作、鼓劲,如“振奋”“奋勉”;
  2. 庸:此处特指“功业”,而非现代常见的“平庸”之意。在古语中,“庸”常与功绩相关,如《晋书》中“稷契奋庸以宣道”即赞颂贤臣的功业。

四、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贤臣、志士的功绩,如唐代张说诗句“高皇初奋庸”;
  2. 现代语境:可引申为对个人或团体积极拼搏精神的褒扬,适用于励志、职场等领域。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拓展用例,可参考《尚书》相关注解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遨神百废俱兴暴慠宝賮暴落悲痛欲绝比雠冰稼避形博浪财政寡头豺貙常好城禁宸怀持寄俦策稠穰处画撺哄鸟乱打脚宕丽地北天南鼕鼓东门吴顿递司風魔九伯风清月朗藁殡广略骇轰海角湔浣举目剀易烤火阆风巅辽海鹤理民凌眼谩正谬然青年救国会人术荣纷沈东阳神口石鳞瘦顇受刑树碑通挪唾手可取图志晚达王棘污暴五子膝部謑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