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奋庸的意思、奋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奋庸的解释

谓努力建立功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孔 传:“奋,起;庸,功;载,事也。访羣臣有能起发其功,广 尧 之事者。” 蔡沉 集传:“言有能奋起事功,以广 帝尧 之事者,使居百揆之位。”《晋书·束晳传》:“ 稷 契 奋庸以宣道, 巢 由 洗耳以避禪。” 唐 张说 《过晋阳宫应制奉和》诗:“ 太原 俗尚武, 高皇 初奋庸。” 宋 陆游 《贺吏部陈侍郎启》:“将期共政,以责奋庸。” 明 文徵明 《祭黄提学文》:“盖将达其致用之材,必欲致之奋庸之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奋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奋庸”指努力建立功业,强调为实现目标而持续奋发、勤勉不懈的状态。现代多用于形容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在事业或理想追求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态度。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三、字词解析

  1. 奋:本义为振作、鼓劲,如“振奋”“奋勉”;
  2. 庸:此处特指“功业”,而非现代常见的“平庸”之意。在古语中,“庸”常与功绩相关,如《晋书》中“稷契奋庸以宣道”即赞颂贤臣的功业。

四、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贤臣、志士的功绩,如唐代张说诗句“高皇初奋庸”;
  2. 现代语境:可引申为对个人或团体积极拼搏精神的褒扬,适用于励志、职场等领域。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拓展用例,可参考《尚书》相关注解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奋庸(fèn yōng)这个词,意思是勉励自己,追求进步,积极奋斗的态度。它由"奋"和"庸"两个部分组成。 "奋",拆分部首是"大"和"女",笔画数为5。它来源于古代汉字,繁体写作"奮"。它的意思是努力,用心,拼音fèn。比如,我们常说的"奋斗",就是要不断努力,全力以赴。 "庸",拆分部首是"广"和"木",笔画数为8。它来源于古代汉字,繁体写作"庸"。它的意思是平庸,得过且过,拼音yōng。与"奋"相对,"庸"意味着安于现状,不追求进步。 使用这个词的例句可以有: 1.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奋庸的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2. 不要满足于平庸,应该用奋庸的态度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3. 奋庸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取得好成绩。 与"奋庸"相关的词有: - 奋发:积极发展,努力进取。 - 努力:付出努力,力争上游。 - 进取:积极向前,主动进取。 与"奋庸"相反的词有: - 平庸:普通,没有特殊才能或者品质。 - 懒散:没有努力,懒惰。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