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髦节的意思、髦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髦节的解释

古代使者所持的竹节,以牦牛尾作饰。髦,通“ 旄 ”。《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髦节”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与历史语境两个层面解析。从构词角度分析,“髦”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髮至眉也”,本指儿童垂于额前的短发,后引申为杰出人物或仪容装饰,如《诗经·鄘风》中“髦士攸宜”即指才俊之士。“节”则多指符节、信物,如《周礼》记载使者持节以表身份。

综合二者,“髦节”可理解为装饰华美或象征权威的仪仗用具。具体指代需结合典籍用例,如唐代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中“拥髦节以导前”一句,此处“髦节”指官员仪仗中饰有羽毛的节杖,彰显威仪。宋代文献《玉海·车服》亦载“汉使持髦节,饰以牦牛尾”,说明其材质与形制。

需补充说明的是,“髦节”与“旄节”常因形近而混用。据《汉书·苏武传》考据,“旄节”为汉代使臣信物,而“髦节”更侧重仪仗装饰功能,二者在文献中存在语境差异。该词现代已罕用,多见于古典文学与历史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髦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分析:

  1. 古代使者符节
    根据、、等网页,“髦节”指古代使者所持的竹制符节,以牦牛尾装饰,用于作为身份凭证。其中“髦”通“旄”(牦牛尾),而“节”为符节。例如《后汉书·孔融传》记载:“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体现了其作为外交或官方使命的象征意义。

  2. 道士法力的象征
    在道教文化中,“髦节”(或写作“毛节”)被引申为道士施展法力时使用的符节,具有宗教仪式功能、。

  3. 可能的误用或引申
    提到“髦节”为成语,表示“品行高尚、坚守原则”,但此解释未见于其他权威来源,可能是对“节操”类词汇的误用或文学引申,需谨慎采纳。

主流含义为古代使者的符节,多见于历史文献;道教用法属衍生义;成语用法需进一步考据。建议优先参考《后汉书》等典籍中的原始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白法白纻词半头拔识编着冰胶察纳穿花凤触景伤情电发盯梢滴瓶恶孰飞申伏帖拱宸公忠体国骨棱棱沽名要誉涵渍鹤谶黑板狐兔奸为僥祸矫枉过中姣冶接风洗尘缉纲急脚信精细鞠塲剧词来今鳞宗介族缦裆袴媚竈门藩慕远拏风跃云匿悃爬行破面鬼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恰恰相反求娉饶辩濡没如坐针氊桑落酒伤化败俗伤身饰擢兽挺守助外视顽瞽文奁涎缠瑕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