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按等级望祭山川。《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 孔 传:“ 东岳 诸侯竟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谓五岳牲礼视三公,四瀆视诸侯,其餘视伯子男。”《汉书·王莽传中》:“伏念予之皇始祖考 虞帝 ,受终 文祖 ,在璇璣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徧于羣神,巡狩五岳,羣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明 宋濂 《游锺山记》:“按《地理志》, 江 南名山唯 衡 、 庐 、 蒋 。 蒋山 固无耸拔万丈之势,其与三山并称者,盖为望秩之所宗也。”
“望秩”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核心释义:指古代帝王按等级望祭山川的仪式,属于祭祀制度的一部分。
文献依据: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渴望官职或地位”。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古义的误读或引申,需谨慎使用。
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汉书》原文或古代礼制研究文献。
望秩是一个汉字词语,有两个部分组成。
望字的部首是月,笔画有8画;秩字的部首是禾,笔画有9画。
“望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元年》中,用来形容人们对公正廉洁官员的期望。
望秩的繁体字为「望秩」,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望秩一词在写法上并无明显变化。
他望秩青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职位。
望秩并无常见的组词方式,通常被用作独立词语。
望秩的近义词可以是期望公正、期盼官德。
望秩的反义词可以是失望、贪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