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晦日的意思、晦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晦日的解释

(1).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 徐元 、 孙高 、 傅婴 等杀 览 员 ” 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 。”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 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 ,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

(2). 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浦起龙 心解:“ 唐 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唐志》: 德宗 时 李泌 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晦日新晴春意饶,万家攀折度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为晦日,君臣宴饮,应制赋诗。”《四库全书总目·小说二·独醒杂志》:“ 唐 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载於 鄴侯 家传。当时尝以命题试士,其诗载於《文苑英华》,本非僻事,而试官谬举清明寒食之説, 敏行 亦不能纠正。”参见“ 中和节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晦日”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一个特殊的时间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此时月亮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相完全隐没,故称"晦"(《说文》解:晦,月尽也)。

二、历史演变

  1. 唐代特殊地位: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前,正月晦日被定为重要节日"晦节",后改为二月朔日中和节。
  2. 重要节点:正月晦日称"初晦",腊月晦日称"尾晦",分别代表年首与年末的节点。

三、文化内涵

  1. 驱邪祈福:古人认为晦日阴气重,通过祭祀、沐浴等方式祛除晦气,祈求平安。
  2. 特殊禁忌:民间有"晦日不远行"的俗语,认为此时不宜婚嫁、动土或远行。
  3. 诗词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事物终结或困境,如韩愈《送穷文》写于正月晦日。

四、相关成语

作为成语使用时,"晦日"引申为不吉利的日子,喻指人生或事业的低谷期。

扩展阅读:现代除夕源自腊月晦日习俗,唐代诗人姚合《晦日送穷》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可见当时送穷风俗之盛。

网络扩展解释二

晦日的意思

晦日是指每月的末日,也就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在农历中,晦表示月末,日表示日期。因此,晦日可以理解为每月的最后一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晦字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时间相关的意思。其拆分的部首是⺜,共有8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晦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在古代汉字中,晦字的字形较为复杂,表示月终时的意思。后来,随着汉字书写的简化,晦字的字形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的样子。繁体字「晦」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晦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存在一定的差异。古时候的晦字是「黑」加上「月」两个字形组合而成。这个写法更加形象地表达了晦日的意思。

例句

1. 他每个月的晦日都会拜祭祖先。

2. 明天是农历的晦日,我们要准备腊月的年货了。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晦气、晦涩、晦暗、晦盲。

近义词:月底、月末。

反义词:月初、初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