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乌台使君的意思、乌台使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乌台使君的解释

按察使的别称。 元 迺贤 《赋鹦鹉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诗:“乌臺使君午梦醒,隔帘细雨春冥冥。”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按察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乌台使君”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含义的复合词,由“乌台”和“使君”两部分构成,需结合古代职官制度及文化背景解读:

  1. 词源解析

    “乌台”为御史台的别称,源于汉代御史府内多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故以“乌台”“柏台”代称监察机构(参考《汉语大词典》)。

    “使君”原为汉代对刺史的尊称,后泛化指代州郡长官或朝廷特派官员,含敬意(《辞源》释义)。

  2. 复合词义

    该词特指御史台长官,如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等,兼具监察与行政职能。例如《宋史·职官志》载,宋代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其主官可称“使君”以显权责(《中国历史大辞典》用例)。

  3. 文化意象

    因御史台职能与清廉、肃穆关联,“乌台使君”常被赋予刚正不阿的象征意义。如苏轼《次韵朱光庭喜雨》中“乌台使者来何暮”,即以“乌台”暗喻监察官员的职责履行(《苏轼诗集》注引)。

“乌台使君”是古代对御史台高级官员的雅称,需结合职官制度与文学语境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乌台使君”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按察使的别称,特指才智出众、能力卓越的官员或使者。其中,“乌台”为古代官署名称,“使君”是对官员的尊称,组合后多用于赞美有才能的司法或监察官员。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1. 起源:最早见于元代文献,如诗人迺贤的诗句“乌台使君午梦醒,隔帘细雨春冥冥”(《赋鹦鹉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也明确记载了这一称谓。
  2. 职能关联:按察使在元、明、清时期负责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乌台使君”既体现其官职特征,也暗含对其公正与能力的褒扬。

三、延伸说明

四、发音与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称谓录》等典籍或元代相关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斯抃栗濒危物种不携不足多涔水蠢才春禊词掖蛋壳道君皇帝顶类分售黼命刚勇各肉儿各疼光训阂目红艳艳环草绛府交藤结脉积留金鸡独立军法从事举要删芜窥度枯哑烂额镣铫罗浮春密拿黏度庞驳盆地平阳酒品命前危后则倾偾情旨穷道启涂漆园臞小热轧馓枝生计学守宫槐甩手顿脚死别泰然处之探伙弹性模量吐骂文赋污官香朗乡侄霄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