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羊的意思、常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羊的解释

(1).相羊,徜徉;逍遥。《淮南子·天文训》:“东南为常羊之维。” 庄逵吉 注:“常羊即相羊,亦即徜徉。”《汉书·礼乐志》:“幡比翄回集,贰双飞常羊。” 颜师古 注:“常羊,犹逍遥也。”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随物常羊。”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海外西经》:“ 形天 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 常羊 之山。”《宋书·符瑞志上》:“ 炎帝 神农氏 ,母曰 女登 ,游於 华阳 ,有神龙首感 女登 於 常羊山 ,生 炎帝 。”

(3).虫名。《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 毛 传:“草虫,常羊也。”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草虫,常羊也。大小长短如蝗,奇音清色,好在茅草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羊”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古语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逍遥徘徊之义

“常羊”最早见于《楚辞·九怀·思忠》篇,王逸注:“常羊,逍遥也。”此处指自由游荡、从容徘徊的状态,如“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等句,描绘了神灵遨游天际的意象。该义项在汉代文献中亦有延续,如《后汉书》注引张衡《思玄赋》“聊逍遥兮常羊”,均体现空间或精神层面的自在遨游(来源:中华书局《楚辞补注》)。

二、地理专名指向

据《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炎帝于常羊山。”此处“常羊”特指传说中炎帝诞生地常羊山,其地理位置多被学者考证为秦岭山脉南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该地名承载着华夏文明起源的集体记忆(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山海经校注》)。

三、通假用法延伸

在《汉书·礼乐志》中,“常羊”通“徜徉”,表悠闲漫步之态,如《郊祀歌》云:“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颜师古注称此语境中“常羊”即“徜徉”异写,强调从容自得的动作特征(来源:国家图书馆藏《汉书》明刻本)。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被列为多义项复合词,其释义体系完整呈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地理名词到抽象行为描述的语义演变过程,具有语言学与文献学的双重研究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常羊”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作为动词:逍遥、徘徊(通“徜徉”)

在古汉语中,“常羊”通“徜徉”,表示悠闲自得或徘徊不定的状态。例如:


二、作为专有名词:神话中的山名

《山海经》及后世文献记载,“常羊之山”是古代神话中的地名:


三、作为虫名

《诗经·召南》毛传及陆玑疏提到“草虫,常羊也”,指一种形似蝗虫、生活在茅草中的昆虫。


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常羊”作为成语使用较少,其“平庸”的释义主要见于部分现代词典(如),但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与方言或现代引申义有关。建议在古文阅读中优先参考前三类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榜子襃成编氓辨雨羼提床闼创造性唇辅相连雌雄树亶叙地傅地球物理学房亲高风亮节诟耻乖睽赫赫炎炎哗喧湔裳讲经蛟色急遽矜裁稽颡膜拜巨笔抉耳橘心困弊阃德坤造拦街良执临财凛严龙蛇歌络驿瞒官不瞒私墨緑木檄昵辞逆曳碰劲儿强文假醋青圭秋播球龄全盛埽墓十进制双隗説朝南话四极岁除索斗鸡素液天海脱产脱唇鹜角黍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