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圻的意思、王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圻的解释

犹王畿。《逸周书·职方》:“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 孔晁 注:“圻,界也。圻与畿同。” 唐 沉珣 《授崔珙凤翔节度使制》:“古称右辅,以扶助王圻。” 宋 王珪 《开封府推官王畴可开封府判官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王圻画千里之广,京兆比三辅为剧。”参见“ 王畿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王圻”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人物背景综合理解:

一、地理概念(王畿)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天子都城周围的千里之地,即“王畿”。这一概念源自《逸周书·职方》:“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 孔晁注:“圻,界也。圻与畿同。”说明“圻”与“畿”通假,均指都城直辖区域。

  2. 历史引用

    • 唐代沈珣在官员任命文中提到“扶助王圻”,强调都城周边的重要性。
    • 宋代王珪称“王圻画千里之广”,进一步说明其范围与行政功能。

二、人物指代(明代学者)

  1. 人物简介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明代文献学家、藏书家。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历任清江知县、御史等职,因直言触怒权臣张居正被贬,后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等职。

  2. 主要成就

    • 编纂《续文献通考》,补录宋至明初典章制度。
    • 藏书丰富,建有“梅花源”藏书楼,推动文献整理与传播。

三、补充说明

“圻”字本义为边界(如《周书·职方》中“万千里曰王圻”),后引申为都城辖区。需注意,“王圻”作为人名时与地理概念无直接关联,仅为同形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明代王圻的著作或“王畿”制度,可查阅《续文献通考》或《周礼》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王圻

王圻是一个中国姓氏中常见的名字,也是一个汉字词汇。

拆分部首和笔画

王圻由两个部首组成:王(皇冠部)和圻(囗部)。它总共有16个笔画。

来源

王圻这个姓氏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在古代,皇帝会封授给某些将领和官员特定的土地和财产,这被称为“王”。而“圻”则是指用土垒成的围墙。

繁体

王圻的繁体字为「王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王圻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朝代、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使用不同的字形书写该词。然而,对于王圻这个词来说,其写法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例句

他的名字是王圻,是我们村里著名的学者。

组词

王圻作为一个名字,一般不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但作为一个姓氏,它可以与其他名字组合成复姓或双名。

近义词

由于王圻是一个姓氏,没有明确的近义词。

反义词

由于王圻是一个姓氏,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