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朴诚的意思、朴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朴诚的解释

朴实忠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吕焦二书》:“ 吕 以理学著名,一则勇於献替,一则过於朴诚,俱遭忌口,动以宫闈见指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 月生 ,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


朴实忠诚。《明史·欧阳韶传》:“帝乘怒将戮人。他御史不敢言, 韶 ……呼曰:‘陛下不可。’帝察 韶 朴诚,从之。”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其莅官不欲以才显,而一推其朴诚相示。”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华 名 大成 ,居 无锡 之 东高山 ,面山而居,躬畊为业,人极朴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朴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朴诚”由“朴”和“诚”二字组成:


二、历史用例与语境

  1. 古代文献
    • 明代《野获编》提到“吕以理学著名……一则过于朴诚”,形容人因过分朴实忠诚而遭非议。
    • 清代《聊斋志异》用“朴诚无伪”描述人物性格,强调其真诚可靠。
  2. 社会评价
    历史上常用于褒扬官员或文人,如《明史》记载官员因“朴诚”被皇帝信任。

三、现代应用与寓意

  1. 个人品质
    形容人性格真实、不矫饰,如“剀切明白,古朴诚挚”。
  2. 名字寓意
    现代常作为人名,寄托“诚心诚意、艰苦朴素”的期许。

四、读音差异说明


“朴诚”不仅是对品格的赞美,也是中华文化中“返璞归真”精神的体现。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野获编》《聊斋志异》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朴诚

朴诚是一个汉字词组,由“朴”和“诚”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朴”字的部首是木,它有4个笔画;而“诚”字的部首是言,它有6个笔画。

来源

“朴诚”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书·王莽传》中,原本是用来形容人们朴素而真诚的品质。

繁体

繁体字“朴诚”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地说,古时写作“朴诚”的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上仍保持了“朴”和“诚”两个字的基本结构。

例句

1. 他的朴诚为人所称赞。

2. 只有朴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组词

朴诚人、朴诚行、真朴诚实、朴诚无华

近义词

真诚、纯真、实在、真实

反义词

虚伪、狡诈、不诚实、假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